返回255 钱找上门来(1 / 2)临波倚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是长相的话,难道说是系统?

那更不行啊,要是说出去自己有系统的事情,还不天下大乱了。

“老师,我有什么特长啊,刚才想了想,好像没有想出来”

对自身的条件,苏鑫梳理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

李教授装作鄙视的看着他,“你啊你,平时脑子灵活,怎么到自己身上就转不过来了?

想想你过往取得的成绩,再想想你已经有了眉目,计划研究的课题,将那些东西公布出来,人们看见以后,肯定纷至沓来。到时候,钱多钱少,都是意思意思。”

原来是这样,苏鑫倒是没意识到,还以为是什么呢

他挠挠头,“我还以为,这些是人们都知道的事情呢。”

李教授:“”

尼玛,苏鑫现在真是,一不留神就要装逼啊,还是个漂亮的那种。

既然李教授已经给指明了方向,剩下的事情,苏鑫就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了。

毕竟那是独立于北河大学之外的企业实验室。

“小卫士,给我出个预算,看看需要多少钱!”

对于实验室的规划,苏鑫很是重视,那是他将来要出众多成果的地方,如果硬件配置跟不上,其他方面再有所欠缺,就别想着做什么跨越式的发展了。

“按照现在世界先进实验室的配置,就现有的场地来说,十亿以内的软妹币,应该能打住。”

啥???

苏鑫直接傻眼了,特么的,十亿软妹币!

那还用做什么规划直接拿钱堆呗!

干什么能花那么多钱,就算是堆满先进的仪器设备,也花不了那么多钱啊。

对于小卫士的第一个答案,苏鑫十分不满意。

这厮,又在偷懒了。

它肯定是找了个世界顶级实验室,照搬人家的需求来的。

看看自己,现在想去弄十亿做个实验室?

只怕会被人们认为是疯子!

“不行,给我一个中高档的就行,不用顶级的实验室。”

没办法,既然没有那么多钱,也就不用去装大尾巴狼了。

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吧。

“根据全世界实验室的情况,想要达到中高档实验室,花费两亿到八亿不等”

特么的

中高档和顶级之间,难道就只有两个亿的差别么?

两个亿的中档实验室

真要是咬咬牙,也能上,但是压力太大。

那样的话,苏鑫不但需要转让出去自己的股份来换取现金,恐怕还要预支药物的可分配专利收入。

不行,难度太大了

本来以为,自己手里的现金流,再加上药物专利分来的收益,就能建造一个差不多的实验室。

现在看来,真的是想多了。

别说是中高档实验室,如果要从头开始的话,就是它的土建费用都需要不少钱。

也就是现在北河大学的房子给他们使用,否则的话,就是土建就让人头大。

“好吧,中高档压力还是有点大,给我个能满足我要求的实验室!”

这是苏鑫最后的倔强了,如果不能进行自己的研究,那么弄实验室干什么?

“最少两千万,再少将无法支撑你的实验需求。仅仅是各种仪器设备,就要不少钱。包括但不限于,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液相质谱联用、核磁共振、十八角度极光散射仪”

前几个都是大头,百万级别的定价。

再往后是各种常见的设备仪器,一个几千到几万不等。

这次,小卫士为了表示自己不是瞎闹。

还专门列举了一个表格。

如果是入门的2000万,仪器设备也都是入门级别的产品。

能是国产代替就是国产能代替。

等到进入5000万级别,个别设备出现了知名厂家。

但是在一切设备圈子里,也只能算是二流厂家的存在。

到了一个亿的预算,好吧,终于出现了一流大厂的名字。

特么的

随随便便就要花掉一个亿啊!

苏鑫的心在滴血。

赚钱太难了,想要赚到手一个亿,难度那是何其大?

看看现在,想要花掉一个亿,轻轻松松,只需要一个念头就好。

难怪,全世界搞科研、新药研发的企业少之又少。

看看,这才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实验室,就要花掉一个亿。

但凡是高级点的实验室,都是几个亿起步。

就这还是起步资金,还不说运行起来。

那时候花掉的钱,也不是小数目!

别看设备贵,以为买一个就能很安逸。

设备运行的时候,消耗掉的资源也十分恐怖!

不说需要保持低温环境的液氦,就是那些分析纯和优级纯的溶剂,一个个也都是贵的离谱!

所以啊,单纯搞科研尤其是搞基础研究的企业级实验室,实在是太少了,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这不行啊,需要找合作伙伴们谈一谈,是不是要想办法转让出去部分股份了。

想到此,苏鑫拿起电话,分别和丁雨文以及江如蓝进行了通话。

两个人十分重视,纷纷表示马上过来,一起来探讨费用的来源。

“大意了啊,没想到实验室这么花钱,早知道不把牛逼吹的那么大。现在倒好,手里拿点钱,也就够发工资买试剂了,至于硬件什么的,只有转让股份。”

下午三点,江如蓝和丁雨文前后脚到场,他们分别代表着减肥药和止血材料方面的资方人员。

除此之外,也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来到现场的,竟然还有好几个不速之客。

人多的苏鑫十分惊讶。

李教授和院长两个人,亲自抽出时间来迎接。

没办法,苏鑫现在台子没打起来,没有能独当一面的任务。

来参会的人,有北河大学校办集团的副总,同时负责企业投资部分的董艳菊

还有开发区投资公司的高级投资总监郑志新

再有就是城建投的项目资深总监崔海龙

甚至还有京大集团所属的投资公司代表陆天林。

很显然,他们不少人都认识。

董艳菊:“李教授,你们不够意思啊,自家人做的高新企业,我们还是在别人那里听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