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46 升官了(2 / 2)第十个名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说起北宋的禁军,洪涛通过这些天和两位宰相的朝夕相处,也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比较准确的信息。要说大宋的开国皇帝制定的这套政治制度和军制吧,真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为了尽量避免再发生军队政变,宋朝的皇帝和文臣们费劲了心思,再麻烦也不嫌弃,副作用再大也不顾,一心一意的压制和消弱军队的权利。

他们采用的办法基本是两个,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中央尽收天下劲兵,列营京畿,以备藩卫地方毁城隍、撤武备、将兵分离。

解释起来就是把全国的精兵都弄到首都来,再把地方上的防御工事,比如城墙堡垒啥的都拆毁、武器装备也不给新式的,再频繁调动军队驻地,使每位主将都没机会在军中形成自己的班底和势力。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时刻防备着自己人叛乱,就算有地方官员想造反,也没有足够的军力和装备,把内部自相残杀的可能性扼杀在摇篮里。

要说这个办法也是挺管用的,终宋一朝,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内战,就算是农民起义的规模也远远小于元明清三代。

原因就是因为地方武装太弱了,扛不住中央禁军的打击,根本就没有蔓延的机会。

但这个办法副作用也非常大,降低了抵御外族侵略的效率。就像是一个人把双手给捆了起来,纵然不会伤害自身,也没法和外人打架了。

要说两宋也够顽强的,硬是捆绑着双手和北方民族硬抗了几百年才被打死,要是能把这些束缚解开,哪怕就放出一只手呢,估计也不会落得个被人武力灭国的下场。

目前在汴梁城附近就集结着二十多万禁军,还有十多万禁军要去边境轮流驻守,原则上是三年一轮换,叫做更戍法。

禁军全是采用募兵制,所有人一旦入伍就得服役一辈子,直到退休为止。这些职业军人里有世代当兵的军人世家,也有从各地方军中遴选出来的精兵。他们是可以带家属的,当兵对这些军人而言就是一份工作,拿工资养家。

除了这不到四十万的禁军之外,各地还有总数达六十多万的厢军。和禁军不同,厢军的主要任务不是打仗,而是劳役,有点像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农垦兵团或者建设兵团。

大部分厢军都会驻扎在本州、路、军,平时参加地方建设,遇到边患就充当禁军的后勤部队和协助角色,基本不会由厢军为主去参加战斗。

厢军的兵源除了招募之外,从禁军淘汰下来的老弱病残也会转入厢军,还有一部分就是囚犯。比如水浒传里的豹子头林冲,他遭到陷害之后获罪,就是被刺字发配厢军服役的。

不过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称号吹得太大了,从南宋到北宋,兵力最多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作战部队可以教。

再说了,禁军也不全隶属于一个机构,如东京城内的禁军就分属于殿前司和侍卫司两个部门。殿前司的禁军数量少但特别精锐,比如诸班直都是从亲军中选拔出来的亲军,人数只有一千多,再与皇城司所辖的亲从官部队混编,组成了中央警卫部队,共同担任保卫皇宫和皇帝的任务。

但双方又互不归属、互相牵制、彼此制约,皇城司无法指挥殿前司的诸班直部队,殿前司也不能指挥皇城司的亲从官部队。

除了诸班直之外,殿前司下属的捧日马军、天武步军和侍卫司下属的龙卫马军、神卫步军都是宋朝最精锐的战斗部队。统称为上四军,永远驻守在京城里,不用遵守更戍法去边疆出戍。

此外城内外还驻有殿前司的神勇、宣武、骁骑、宁朔和骁胜四军,各分为上军和下军,每军有十个指挥使

侍卫司的虎翼、云骑、武骑三军,每军分左右两军,每军也是十个指挥使。再加上水虎捷之类的水军,反正据司马光讲,光是驻扎在首都的禁军指挥使就有四百多位。

指挥使是宋朝作战军队中的一个常用单位,每个指挥使手下有四百到五百士兵,骑兵略少、步兵略多,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营长。

洪涛担任的殿前司都虞候仅次于都指挥使,也就是军长,叫副军长或者师长都可以。而且还多了一项监视军官、执行军法的职责,又有点像军队中的宪兵头子。

不过这个职务一般没有常设,基本都是临时指派,担任这个职务的官员全是临上轿现扎耳朵眼、过河就拆桥的命运。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