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的分析,还算符合李世民的性格。
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让李承道头疼了一下。
放任不管,还是控制了这个消息,尽量不往外面传播呢?
李承道思考了一下,便直接对唐三藏道:“李世民那边先不管他,等到收拾完百官再说。
这个消息也别封锁了,既然是从外面传进来了,是不可能封的掉的。
但是要着实注意,这消息是从哪里,经过了什么人传播的。”
唐三藏立马道遵命,他很紧张,也很自责。
李世民的消息竟然是以这种方式得到的,在唐三藏看来,这就属于自己的职责失误。
“对了,告诉独孤安良,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密件,让他看完之后不要送了。”李承道又吩咐道,“如果这封信,他没有送到郑家的话,那这次的事情咱们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
“臣遵旨,下去就告知于他。”
说完后,唐三藏便出了御书房。
一条消息悄然在百官、大将们之间传播开来,无数人都知道了秦王李世民,竟然出现在了漠北草原。
而另外一个种声音也在慢慢出现,如果秦王来做皇帝的话,那么不会出现这种皇帝为了钱财,逼得百官认罪伏法的事儿!
散播消息的人,并没有说明李承道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让百官认罪伏法。
只是说了,国库空虚,皇就想到这种好像打秋风的方式,来从百官手里压榨他们的钱财。
一时间,这间事情成了长安城大街小巷,热论纷纷的东西。
“诶,听说了没,皇竟然把手伸到大官口袋里了。”
“听说了呀,皇这么做是对的啊,那帮大官,整天搜刮民脂民膏何止让他们拿钱赎罪,就应该直接都砍了脑袋,这才大快人心啊!”
“有道理,你们可不知道,尤其是在西市署,他们贪的简直令人发指!”
……
大街小巷里,无数类似的对话在出现着,李承道第一时间便知道了,这个有些异样的消息。
听到内容之后,他感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表面,散播这条消息是在传播李世民在塞北,似乎是想让人去痛恨这个大唐秦王,他已经逃到了突厥,大唐的死敌那边了。
可是实际,他们丝毫不评论李世民,更多的只是告知了普通的百姓这个消息。然后指引这百姓,让他们去痛恨百官,非但支持皇帝捞钱,更支持皇帝去杀贪官!
一旦这种思想形成了气候,那么长安的所有官员可就危险了。
首先,依靠大唐的刑律来讲,贪污、受贿,那可是很大的罪责。
照着现在的形势看,很多的官员,贪污、受贿的钱财已经到了巨大的档次。
一个抄家、砍头,是逃不掉的了。
只不过李承道主要的目的是为了钱,却并不想干掉所有的贪官。
这样有人引导渔轮,激发百姓跟百官之间的矛盾,可以说,这人简直其心可诛!
这是逼的李承道去杀贪官,逼的李承道的朝廷没办法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