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眼的阳光照射进海水中,几十米过后,会黯淡许多。
马尼拉海沟的附近海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海峰,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要是在陆地,想要通过这些山峰林立的区域,恐怕要花费一番功夫,可是在海里,你只用游的更贴近海面一点就行。
作为一个两探海沟的老司机,我朝马尼拉海沟的中心位置游动了很远,这才抱着武器慢慢朝海沟里沉去。
我必须在五千米以下的水域能够不受影响的自由活动和战斗,才算达到到了训练的目的。
我的目标是冥蛇,这玩意据利普顿公司的研究员解剖之后判断,应该生活在五千米以下的水域。
这只是根据冥蛇内部构造得出的推测,这些家伙真正生活在多深的海水里,恐怕没人能说的清楚。
冥蛇的老家在马里亚纳海沟,那里大部分地区有八千米深,最深的地方超过一万米,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任何一点观察不到的细节都能让推测和实际情况偏差巨大,总不能巴巴的赶到那里了,发现自己的身体适应不了那么深的水域,再开始重新练习吧?
据说马尼拉海沟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五千多米,我想要锻炼出最好的效果,那就得把这道海沟探索一遍。
人类的潜水器械早就能达到一万米的海底,可也仅仅是能达到而已。
若说人类对这么深的海域有什么了解的话,恐怕连一知半解都算不。
随着海水深度的加大,光线能照射出去距离急速缩小,那些乘坐深海探测机械探险的人们很难观察到有用的东西,栖息在深海的大型鱼类和水生生物警惕性极高,发现有一个圆滚滚的铁家伙从头顶掉下来,那还不有多远躲多远啊。
只有傻傻的小型鱼类才会被人类观察到,用来启发他们对海底世界的联想。
一口气潜到三千五百米那处斜坡,我才开始调整身体内部的压强,以适应急速升的外部压力。
第三次进入马尼拉海沟我显的适应能力增强许多,要是第一次就一口气下潜到三千五百米的深度,恐怕我会动作呆滞到和化石有一比。
斜坡生活的小家伙们还是老样子,一副听天由命的架势,或许它们生存的意义就在于一直繁衍生息下去,为这片海域生态构架的稳定出自己一份力。
顺着斜坡往下走,到了四千米的深度,斜坡的角度变的更加平缓,在感知中,已经能发现四五米长度的深海鱼类游来游去。
这些鱼以浮游生物和生活在斜坡的细微水生物为食,很难想象,这些大块头竟然没有一点攻击性,只对怎么更好的躲避掠食者感兴趣。
再次对冷水区域不应该出现体积过大的水生物这一论调鄙视之,生活在这里的生物虽然日子过的艰苦,可还没到吃不饱肚子的境地。
到达四千五百米的深度,基本坡度已经不存在了,想要体会更深的海域,得自己去寻找那些隐藏在海床的裂缝了。
随着深度的不再增加,环境相对会变的更加稳定,就会出现更多的大块头掠食者。
小心的休息了十来分钟,将体内的压强调整好,我这才开始四处游逛起来。
精神探查的半径被压缩到三百五十米左右,好像被压缩到了极限,探查半径不再随着海水压力的增大而缩小。
远远的躲开了两处热泉,以免自己变成水煮章鱼,我小心的感受着头顶的环境。
深海区域仿佛是被遗忘的世界,这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小,污染之类的东西无法困扰到这里的生物,水质常年不变,嗯,温度和环境也是常年不变,这样就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生物群落。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