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农村,村里的土地,都是所有社员一起耕作。
等每一季的粮食成熟以后,除掉要交给国家的农业税、任务粮还有杂七杂八的,剩下的粮食除了留下做来年种子,还有村公粮(存在村里仓库的粮食,一般都是用来接济比较困难的社员,还有就是留待闹饥荒的社员借粮,或者用来应付可能会出现的天灾。)
剩下的就会分给村里的社员,而分配粮食多寡的依据,就是工分。
工分的统计方式,每个地方都各有不同,一般都按照人劳两个维度来分配。
人,就是人口,只要你是村里的社员,那你就有资格分粮。
劳,就是劳作,按照你平时的工作量,给你记一定的工分。
人劳的比例一般从3:7到8:2不等。
这个国家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都是各个公社(乡)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人和劳之间的比例。
比如说,村里可能有残疾人不能劳动,但是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定,农村不能出现有人饿死的情况。
所以残疾人也能获得大队里面分配的“人”粮。
如果“人”的工分比例比较低的大队,还需要另外再给人家补贴一点救济粮,总之,绝对不能让人家的粮食不够吃,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请原谅我,用的是“不饿死”这种词汇。
主要是这个年代不存在“顿顿吃饱”这种概念。
除了过年过节,社员家里会让家人敞开肚子吃个过瘾以外,平时都会算计着过日子,一般能吃个七分饱,就是一个很殷实的家庭了。
说完“人工分”,再说说劳工分吧。
劳工分很好理解,就是按照你的劳动付出获得工分。
一个壮劳力,工一天一般能拿到8-10个工分,工分的多少,还要看你具体干的工作决定。
比如说锄草,是比较轻省的活计,一般干满一天,也就能拿到6个工分。
比如说耕田,驾驭牛耕田也算是技术活,一般都是拿10分的满工分,特殊情况下,还会拿到12分的超额工分。
理论,一个人一天的工作,最多拿到10个工分。
要拿到12分的超额工分,要么你就是为大队挽救了什么损失,要么就是给大队作出了突出贡献。
比如说,東北那边会去山里面打猎,被分配去山里打猎的人,按照猎物收获的多寡,甚至能拿到百个工分。
一般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在地里帮忙一天能拿到4个工分,了年纪的老人能拿到6个工分,妇女能拿到6-8个工分,壮年8-10个工分。
当然,这里指的是不偷懒,使劲干的情况。
如果偷懒,效率不高,一次两次别人会当没看见,但是次数多了,别人自然有意见,就会把事情给捅出来,大家一起杯葛他,然后大队里面会给他少记点工分。
总之,工分的统计方法,里面有不少的说道。
有公平主义,有人情世故,有尔虞我诈,有以权谋私,也有照顾弱小,还是非常的耐人寻味的。
[这章后半段内容有点干,不过还是建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