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他的了解,明朝的宗室虽然被当成猪来养,但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最开始藩王作用还是相当大的。明太祖朱元璋分封诸王的时候,为了起到藩屏宗室的目的,给予了各藩王一定的军权,每个王府有三个不等的护卫。
明初藩王经常与将领一道率兵打仗。比如秦王朱樉与平羌将军宁正一起攻打西番,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与傅友德、王弼等人一道领兵出塞攻打蒙元,楚王朱桢和湘王朱柏与周德兴、汤和等人一道领兵攻打诸洞蛮夷,齐王前往边境跟燕王练兵,辽王、宁王数度出征作战等等。
不过后来朱允炆上台开始削藩,往死里削,削的朱棣被迫造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以外地藩王造反成功的王爷,也侧面说明朱允炆是个昏君,以一国之力打不过区区藩王。
后来朱棣上台,害怕别的藩王学他,就继续推行削藩政策,不过不同于朱允炆的暴力削藩,朱棣是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慢慢慢来,仅仅只是削弱藩王的军权,行政权,但给予了他们优厚的待遇,也就是当猪养,后来他孙子宣德皇帝朱瞻基也继续推行这一政策,搞得大部分的藩王都没了军权。
只是没想到,唐王府的军权居然没有完全解除,居然还有一个护卫的兵马。
“那南阳中护卫有多少兵马?“
“明面上一千二百人!”
“实际上呢?”
“大概五六百人把!”
听到这个数字,朱聿键顿时就蔫了,这五六百人顶个屁用啊。
随后,张书堂就跟他解释了这南阳中护卫的情况。
一代唐王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十三弟,因为年纪太小,直到永乐六年才就藩南阳,南阳中护卫也就成了唐藩的护卫军,编制八千人。
而他的儿子也就是二代唐王朱琼烃,自小就生活在南京城,很受朱棣的喜爱,而且比朱瞻基小六岁,可以说自小和朱瞻基一起长大,关系非常要好。
所以在朱瞻基上台后,只是将这八千人的护卫军,恢复到五千六百人的常规水平,也就是一个普通卫所的兵力。
这个状况一直持续到正德年间,南阳中护卫一直到保持着这个规模,但正德五年,安化王朱寘鐇在甘肃叛乱,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叛乱,连续的藩王叛乱引发朝廷对藩王护卫的担忧。
于是,少量还保有军权的藩王,迎来了新一轮的削藩,其中就包括唐藩。
南阳中护卫的五个千户所,削减到两个千户所,纸面兵力就剩下两千三百二十人了。
而到了万历年间,万历皇帝为了立次子朱常洵为太子跟朝臣吵了十几年的架,最后万历皇帝认输,封朱常洵为福王,为了弥补朱常洵,给他的待遇远超其他藩王,光是田地就赐予了足足四万顷,也就是四百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