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小北:“好啊,愿闻其详。”
赵景南:“不敢说是自己总结出的规律,但是的确是相亲多了,就有点心得了,也算是一家之见。
第一个我想和你说的感想是,进入相亲市场的人的自我心理变化。
我觉得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心高气傲”阶段。
我觉得大多数刚进入相亲市场的人大多数比较心高气傲,对相亲对象要求比较多,通俗的学历、外貌、家庭都合格还不算,刚开始见面的时候的任何一个细微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个见面的失败,比如说迟到一两分钟、点的菜没那么合口味、衣着太随便之类的这种细节的问题。基本上,新人们遇到对方有这种问题,就基本上不太会有第二次见面了。
你说,原来都不认识的人哪有那么快会有感情基础啊,所以一般第一面都是无感的。当然这种状况不太会持久的,如果再在相亲圈里混一段,见的人稍微多一点,那么就会稍微宽容一点当然也是因为对于相亲对象的期待越来越低了。
这个时期就基本进入到相亲的第二阶段了,我像大概可以称之为‘降低期望’阶段。大多数的人都是在这一段时间脱单的。因为见了一些不满意的人,知道了相亲市场的大致情况,那么这个时期一旦遇到一个还算不错的相亲对象,双方就很容易达成一致。对方有一两个亮点,就足够支撑双方继续接触,甚至是谈婚论嫁了。这种相亲成功的,从牵手到结婚,一般时间都不到一年,在我们过去不了解相亲市场的人的眼里,算是比较快速的了,但是现在这差不多算是一种常态了。
然后就是第三个阶段了,这个阶段就非常地恐怖了,我像称之为‘超快速配对’阶段。和最开始的阶段有点类似,但是又有点不同,虽然也和第一阶段一样注重是学历、家庭、经济条件等等的硬件条件,但是这个阶段如果外在条件不过关,那么就会一律不见。因为在这个第三阶段,已经完全失去了相亲的耐心,追求的是相亲的效率,和无论哪一个方面和自己差距大一点的对象,基本上都不会去见了。
即使见了面,不符合自己的期待,也会直接告诉对方不合适。这种期待一般是在第一第二阶段里自我总结出来的,比如相了几次亲,发现还是长得好看的最能吸引自己或者是收入必须要比较可观的。基本上到了这里就完全明白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了,就不太会自欺欺人说什么不看重颜值、不看重家庭什么的,到这里就基本上全部会摆上台面了。这点其实也没什么。
最可怕的一点是这种相亲基本上已经进入到一种标准模式化的作业里了,比如吃饭固定,固定在每周六晚上的什么时间在哪一件餐厅吃饭,一般都吃什么菜;比如话题固定,第一句说什么,第二句说什么,冷场的时候说什么。你当然可以把这个看成是一种进步,因为更懂得该如何和异性相处,但是同时这种相处也变得有点冷冰冰的了。
到后期,都感觉自己像是相亲机器人了,就是不停地见面吃饭,双方同意就继续,不同意就下一个。完全流水线作业似的,真的是挺恐怖的一件事。而且这个时期对于恋爱的热情就会越来越低,好像就是找个符合一切自己树立的条条框框的人一起搭伙过日子,好像不找到一个完全在框架里的人就白相亲这么久了似的。一般这种就是我们相亲的那个群里面的老人了,在单身群里面可以待上五六年,我也说不好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
宁小北:“你这总结的也太好了吧,你到底相亲了多少次啊?我感觉你说的这些都差不多可以出书了。”
赵景南:“这才哪到哪啊,我第二个发现还没说呢。你别打断我,我这刚说了第一个发现,也就是‘相亲人士的三个相亲阶段’。我还有第二点发现呢,你听我慢慢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