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帝王本色(1 / 2)捱沐K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关中,长安城。

冬天,随着景帝元年冬十月的到来,悄然而至。

于后世所用的公历和农历不同,汉初行颛顼历,以十月为首。

举个例子,若后世也用颛顼历,那么二零一九年九月之后,就是二零二零年十月。

汉时,年庆氛围尚不浓厚,唯有偶尔想起的爆竹声能提醒大家:新的一年到了。

此时的爆竹,是真的砍来一节细竹,扔进火堆,让竹子中的水分被高温蒸发,纤维组织爆裂,发出噼啪之声,大家伙儿听个响。

竹子灼烧后的清香飘荡在长安街头,高门之中,达官显贵在下人服饰下换上新衣,爬上门口的木梯,亲手更换新的辟邪桃符。

桃符上,大都雕刻着两个凶神恶煞的大汉——神荼、郁垒两兄弟。

也就是门神。

神荼位于左边门扇上,身着斑斓战甲,面容威严,姿态神武,手执金色战戢。

郁垒位于右边门扇上,一袭黑色战袍,神情闲逸自适,两手无神兵或利器,只是探出一掌,轻抚着坐立在身旁巨大的金眼白虎。

画面中的二神虬髯虎须,头上长角,一副怒目圆睁的样子。

华夏民族最朴素的信仰观,就是自祭拜门神而来。

无论是出于驱邪避害,还是祷告祈福得心里,汉人都发挥着华夏民族‘灵则信,不灵也去拜拜求个心安’的优良传统,将门神兄弟挂在自己的房门之上,求个心理慰藉。

与民间轻松愉悦的节日氛围不同,新年的爆竹声对朝堂官吏来说,根本就是读者老爷的催更票!

拜后世被称作‘计相’的北平文候张仓所规定,每年年初,各地都需要派遣上计吏,带着记录辖区的人口、土地以及税收情况的文档,到长安汇报。

朝堂在丞相府的带领下,核对各地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再评估官员施政的得失。

干得好的,表扬赏赐,一般的则提点勉励,荼害生民的自是一顿破口大骂被抓典型。

每隔三年,会有一次‘大计’,将完整的研究官员过去三年的施政,将确定是升迁、留任还是罢官乃至于砍头。

今年,本就是‘大计’年,再加上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上计,场面堪称恢宏无比。

自秋九月初以来,各地县一级单位的上计吏,便开始随装满文档的马车,自灞桥入长安了。

一个多月过去,每日从灞桥直奔丞相府的上计队伍却只多不少,使本就拥挤的长安城顿时人满为患。

随着长安人流量的增多,各路商贾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向长安聚拢,以倾销自己的货物。

汉室商贾自不是良善之辈,都是随时能转职为强盗的狠人!

凡豪商巨贾,所得第一桶金,都是在荒郊野岭敲别人闷棍而来。

被他们雇去充当商队护卫的人,也尽皆三教九流的游侠流痞。

这些人的到来,让长安城的治安瞬间下降。

短短一个月,长安城中就发生数百起械斗、仇杀案件。

内吏大牢人满为患,廷尉数十日以来几乎就没人休息,整日整夜的审理案件。

被盗贼都尉连上数十道奏折,请求朝廷加派人手维持治安。

五官中郎将也是心弦紧绷,瞪大眼睛,紧盯着长安城中的风吹草动,以防有心之人趁机作乱。

此时的未央宫,天子刘启手上,就拿着被盗贼都尉在今天上的第三道,请求加派人手的奏折。

手指规律的敲打在龙案上,刘启眉头微皱,对此一筹莫展。

“兵权啊···”

自先帝身故,自己登基以来,天下兵权几乎尽皆把控在勋贵之手;托孤之臣周亚夫把控着细柳营,将军张武掌棘门军,长城守军更是被当地将领把持。

就连禁卫南北军,也是掌于太皇太后薄氏之手。

若是自己能有一只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就不用为长安治安这么芝麻大小的事头疼了。

最起码也能睡个安稳觉,不必担心一觉醒来,兄弟叔伯们就代替自己坐上了皇位···

吕氏之乱后,汉室皇帝对太后的戒备都是极为深刻的!

天知道这群彪悍的女人,在想着把谁推上皇座作傀儡,好让自己把控朝政!

正踌躇间,殿外黄门侍郎来报:丞相觐见。

刘启赶忙正襟危坐:“快快有请!”

片刻后,丞相申屠嘉来到陛前:“老臣嘉,拜见陛下,吾皇万福。”

汉相申屠嘉,早年追随高祖刘邦打天下,以军工人队率,积一生之军功,受封关内侯。

张仓任丞相时,申屠嘉为御史大夫,以先帝心腹掌御史事,以制衡相权。

后来黄龙改元事件后,恶了天子的张仓被先帝一气之下罢相,赶回了家种田。

回过头来,先帝却发现,新的丞相不知用谁了。

封建社会,政策都会有巨大的惯性,就连官府判案,也大都遵循着‘有例可循’的原则。

比如说,曾有一个人犯了某罪,最终被判了这个惩罚,那后续犯此罪的人,基本上也都是遵照先例判处。

而汉室的丞相,自开国丞相萧何以来,都遵循着:先丞相退位或亡故时,推举一人继任的传统。

除去惠帝少帝和吕后这段混乱时期,历任丞相都是由上一任举荐而出,从无例外,还没有哪任丞相被罢免,也就没了后续的先例可循。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