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3章 荆木6(1 / 1)沐17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伍子胥打听出楚平王的坟修在东门外的寥台湖寥li。他就带着士兵上湖边去找。白茫茫的一片,谁也不知道坟在哪儿。伍子胥捶着胸脯,哭了起来,说:“天哪,天哪!我父兄的大仇为什么报不了呐?”正在这个时候,来了个老头儿。他对伍子胥说:“昏王自己知道仇人多,怕将来有人刨他的坟,他做了好几个空坟。他又怕做坟的石工泄漏机密,在完工之后,把石工全杀了。我就是当时做活儿里头的一个,碰巧逃了一条活命。今儿个将军替父兄报仇,我也正想要替被害的伙伴们报仇呐。”

伍子胥就叫这老石工领路,找着了坟地的地界。大伙儿拆了石头坟,凿开了棺材,里头只放着楚王的衣裳和帽子,连一根骨头都没有。伍子胥又哭了。那老头儿说:“这穴坟是假的,真的还在底下呐。”他们拆了底板,再往下挖,又露出了一口棺材。据说楚平王的尸首是用水银制过的。打开棺材一看,尸首没烂。伍子胥见了楚平王完整的尸首,当时怒气冲天,立刻把他拉出来,抄起钢鞭,一气打了三百下,打得骨头也折了。他把钢鞭戳进楚平王的眼眶里,说:“你生前有眼无珠,看不清谁是忠臣,谁是奸贼。你听信小人的话,杀害忠良。今天你再死在我手里,也不解我的恨。”他流着眼泪,越骂越气,把尸首的脑袋砍了下来。

伍子胥鞭打尸首以后,又对阖闾说:“必须把楚王杀了,楚国才能算灭了。”阖闾就让他带领一队兵马去找楚昭王。伍子胥打听不到楚昭王的下落,很不痛快。后来听说楚国的令尹跑到郑国去了。他想,楚王也许跟令尹在一起,再说,郑国杀了太子建,这个仇也得报。他带领兵马一直往郑国进攻。郑国可就慌了神了。全国上下没有不埋怨楚国的令尹的,逼得他走投无路,只好自杀了。郑定公把令尹的头献给伍子胥,说楚王确实没到郑国来过。伍子胥还是不依不饶,非要灭了郑国不可。郑国的大臣们主张跟吴军拚个你死我活。郑定公说:“拿郑国这点兵力来说,哪儿能跟楚国比呐?楚国都给他打败了,别说咱们这个小国了。”他下了一道命令:“谁能叫伍子胥退兵的,就有重赏。”可是谁有这样的本领呐?命令出了三天,就是没有一个应征的。

到了第四天头上,有个打鱼的小伙子来见郑定公。他说,他有办法叫伍子胥退兵。郑定公问他需要多少兵车。他说:“光凭这个划船的桨就能把好几万的兵马打退。”谁信他这个话呐?可是大伙儿没有法子,就让他去试试吧。那个打鱼的上吴国兵营去见伍子胥。一边唱着歌,一边拿着那根桨打拍子。他唱着:

芦中人,芦中人,

渡过江,谁的恩?

宝剑上,七星文,

还给你,带在身,

你今天,得意了,

可记得,渔丈人?

伍子胥一听,吓了一跳,连忙问他:“你是谁呀?”他说:“您没瞧见这根桨吗?我爸爸全靠它过日子,当初也全靠它救了您。”伍子胥一想起芦花渡口的情形和那个打鱼的老大爷的恩德,不由得掉下眼泪来,就问他:“你怎么会上这儿来的?你父亲呐?”他说:“我们打鱼的向来没有一定的地方。这回又为了打仗,才到了这儿。国君下了命令,谁要能请将军退兵,就有重赏。我爸爸已经死了。不知道将军能不能看我死去的爸爸的情面,饶了郑国?”伍子胥很感激地说:“我能够有今天,全都是你父亲的恩德。我哪儿能把他忘了呐?”当时他就下令退兵。那个打鱼的欢天喜地地去向郑定公报

告。这一下子,郑国人都把他当作大救星。郑定公封给他一大片土地。郑国人差不多全叫他“打鱼的大夫”。

伍子胥离开郑国,回到楚国,把军队驻扎下来,打发人上各处去探听楚昭王的下落。有一天,他接到一封信,是他朋友申包胥寄来的,劝他说:“你的仇也报了,气也出了,还是早点带着吴国的兵马回去吧。你大概还记得我说的话吧:你要是灭了楚国,我一定要尽我的力量把楚国恢复起来。请你再思再想。”伍子胥念了两遍,低头想了一想,跟送信的人说:“我忙得厉害,没工夫写回信。烦你带个口信回去,就说我积了十八年的仇恨,到了今天也许有点不近人情,这实在没有办法。”

送信的人回去把这话告诉了申包胥。申包胥知道已经不能跟伍子胥讲什么理了。他一想楚平王的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楚昭王是秦哀公的外孙,就连夜动身上秦国去借兵。他没黑天带白日地走,脚趾头走得都流血了,就把衣裳撕下一条来,缠上脚再走。到了秦国,他见着了秦哀公,说:“吴王是个贪心不足的暴君。他想并吞诸侯,独霸天下。今儿个灭了楚国,明儿个还想打到秦国来。现在您的外孙东奔西跑,命还不知道保得住保不住。求您出兵把楚国恢复过来,我们情愿永远做您的属国。”秦哀公说:“你先歇歇去,让我跟大伙儿商量商量。”

哪儿知道秦哀公不愿意跟吴国打仗。申包胥两次三番地跟他哀求,他老是敷衍着。申包胥就站在朝堂上一个劲儿地哭。大伙儿都散了,他还是不走。到了晚上,,人家都睡了,他还站在那儿哭着。他一连气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被他哭得感动了,就派两员大将,带领五百辆兵车,去打吴国的大军。两国的大军,在楚国的边界上对起阵来。没想到阖闾的弟弟夫概带着自己的一队兵马,偷偷地回到吴国抢王位去了。他一面自立为王,一面打发使者上越国那时候,越国包括现在浙江省杭县以南,东到海边的地方,以后扩展到江苏、浙江两个全省和山东省的南部,都城在会稽,就是现在浙江省绍兴市去借兵,应许送五座城给越王当谢礼。

吴王阖闾只好答应楚国讲和,自己赶回去对付夫概和越国的兵马。伍子胥还没退兵,接到了申包胥的一封信,信上说:“你灭了楚国,我恢复了楚国。你我应当顾念自己的国家,别再连累百姓。你请吴国退兵,我也请秦人回去,好不好?”伍子胥和孙武答应退兵,不过要求楚国派人到吴国去迎接公子胜,封给他一块土地。楚国那方面也答应了。吴国的将士就把楚国库房里的财宝全都运到吴国去,又把楚国的老百姓一万多户迁移到吴国去,叫他们住在人口稀少的地方。

阖闾回到吴国,消灭了乱党,自己仍旧做了吴王,可是他把越王恨透了,迟早得报这个仇。这次打了胜仗,他把第一大功归给孙武。孙武不愿意做官,一定要回到乡下去。伍子胥一再挽留他,他反倒劝伍子胥说:“我不光是要保全我自己,还想保全你。你已经替父兄报了仇,还是跟我一块儿躲开这地界,省得将来受人家的气。”伍子胥还想帮助吴王建立霸业,孙武就自己走了。

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张济、樊稠他们闹起了“窝里反”。先是李傕疑心樊稠通敌,把他骗到营里来杀了。这么一来,郭汜起了疑心,怕李傕也算计到自己的头上。这一天,郭汜从李傕家喝酒回来,一进门就“哇、哇”地吐了一地。他媳妇儿带着哭音儿说:“这可怎么好哇,八成是中了毒了!”说着拿来半碗粪汁,硬给他灌了下去。郭汜一恶心,又吐了好一阵,才舒服一点儿。郭汜可真火儿了。他大骂李傕说:“我和他一同起兵,什么事儿都让他一步,没想到害来害去,害到了我的头上。我要不先动手,还活得了吗?”他马上带着自己的人马朝李傕家里打过去。李傕一面抵挡,一面派人硬把汉献帝从宫里带出来,连同贵妃、宫女、大臣们都送到自己营里,还抢走了宫里的财物,末了儿,一把火把宫殿也点着了。

李家兵和郭家兵互相残杀,老百姓又遭了殃,不几天就死了好几万人。这时候,镇守弘农的张济也带着兵来了,说是要给他们两家调解。经过张济说合,两边总算答应不打了。可是宫殿烧坏了,没法住。大伙儿商量着,决定把京城搬到弘农去。刚走到半道上,李傕、郭汜、张济都后悔了。他们不愿意离开长安。汉献帝只好让他们留下,自己和大臣们走了。这三个人一寻思,要是把汉献帝放走了,那还拿什么当招牌呐?他们就带兵往东追,想把汉献帝劫回来。汉献帝由大臣董承、杨奉保驾,刚到了弘农,李傕他们已经追上了。一仗打下来,从长安带出来的文书、图籍什么的扔得满地都是,谁也顾不上收拾。趁着李傕他们在弘农抢劫这工夫,董承、杨奉才保护着汉献帝渡过了黄河。他们想着,只有回洛阳这一个办法了。

过了年,汉献帝回到了洛阳。洛阳被董卓一把火烧毁以后,到现在也没恢复。文武大臣只好在破墙头上搭起个草棚,或者盖上间土房,凑合着住。住倒是能凑合,没有粮食吃可更难办了。汉献帝和皇后、贵记们都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大臣当中不断有人饿死在路上或草棚里。实在没办法,文武百官们只得一个一个地提着小破筐儿到野外挖野菜吃。挖了半天,挖了小半筐,要是碰上士兵,还许给抢了去。汉献帝年轻轻的,他能有什么法子呐?就在这时候,曹操忽然到洛阳来朝见汉献帝了。他还带来了大批人马。大臣们十分奇怪,都连忙打听起来。

原来在这以前,袁绍夺了冀州,让曹操到东郡当了太守。不久,曹操又成了兖州刺史。曹操有了自己的地盘,力量一天比一天大。这会儿,他听说汉献帝到了洛阳,朝廷又没个主事的人,就想把汉献帝接到自己身边来。他手下有好些人反对。他们说:“您现在要的是人才,是地盘,有了这曹操到洛阳来朝见汉献帝了。些干什么不行呐?皇上那么个孩子,实际上什么用也没有,要他干什么?”谋士荀彧y不同意这种说法。荀彧对曹操说:“从前高祖替义帝发丧,结果天下的人都拥护。现在天子受难,没吃的没穿的。这时候您能出来帮助皇上,正是人心所向。对这种事,您不能犹豫。”荀彧本来在袁绍手下办事,后来知道曹操是个有大志的人,就投奔了曹操。曹操很敬重荀彧,把他比做自己的“张良”,特别听荀彧的话。这一回,他又听了荀彧的话,下了决心到洛阳来了。

汉献帝这年才十七岁。从当上皇帝的头一天起,他就让董卓、李彧、郭汜他们捏在手心儿里,很不是滋味。这回见到曹操,他就把希望放在曹操身上。他听从了曹操的建议,论功行赏,也处罚了一些人。从这以后,曹操掌握了朝中大权。可是他刚到洛阳,自己的人太少。朝廷原有的大臣,谁看谁都不顺眼,谁都不服谁。曹操也不愿意和他们来往。他只看中一个董昭。就派人把董昭请了来。董昭知道曹操有才干,就挺认真地说:“您这次兴义兵,辅助皇上,功劳比得上春秋的五霸了。我看许城粮草比洛阳多,不如迁都到那儿去。有些大臣可能反对,可您要有所作为,不下个狠心恐怕不行。”曹

操高兴地站起来说:“您说的正是我的本意,就这么办吧!”

曹操马上奏请汉献帝迁都到许城后称许都。汉献帝答应了。有的大臣不大愿意,可听说许城有吃有住,比在洛阳过苦日子强多了,也就没再说什么。

公元197年,曹操保护着汉献帝到了许都。他叫人加紧建造宫殿,设立宗庙。造好以后,他请汉献帝正式临朝。汉献帝十分满意,封曹操做大将军,还封了侯。曹操又请汉献帝封袁绍做太尉。袁绍听说曹操比他的官儿大,说什么也不当这个太尉,还生气地说:“曹操能有今天,还不是靠了我吗?如今他反倒仗着天子的命令骑到我的头上来了。这口气我可受不了!”曹操不愿意在这时候和袁绍翻脸,就请汉献帝改封袁绍做大将军,自己做了车骑将军,荀彧为尚书令。原来的那些大臣瞧见曹操掌了大权,自己失了势,有不少人干脆告老还乡,或者离开了许都。曹操才不怕这些呐。他叫荀彧帮助他搜罗人才,任用贤能。谋上荀攸、郭嘉、钟繇y武将典韦、于禁、徐晃,这些人都得到了重用。连北海太守孔融这样有名望的人,也让曹操给请来了。这么着,曹操手下文的武的,人才济济,朝廷又有了新气象。

如何同生不同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