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四章 天要变(1 / 2)白乌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意外,来自老。

据史书记载,大秦王朝仁信五年八月二日黄昏,黄海上空出现断虹,根据民间谚语“断虹现,要变”的法,此乃飓风降临的征兆。幸而当时威海城有翰林学士鲍竑组织救灾,得报此异象后,积极组织民众做好防灾工作,抢建海堤、带领民众躲避在安全之地,才将此灾难影响降至最低,无一人伤亡于此灾。

然而却无一人预料,大秦王朝的劫难,将始于这一。在此劫难中,大秦王朝的,从此坍塌了一块。

事实上,就像史书记载的那样,在得到断虹异象的通报后,果断令鲍竑组织起防灾工作。一边着士兵抢在黑前将临海堤坝修得尽可能得更高,另一边,则组织全威海城的百姓都退避到兖州府,避免台风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

果然,八月二日当夜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豆大的雨滴和轰隆的雷声持续了一夜,百姓们都瑟瑟发抖地挤在一处,暗道这也许是神降怒。

这样的狂风暴雨持续了整整两日,两日后,空放晴,带着避难的百姓回到威海城后,发现幸而临时抱佛脚地让士兵们把海堤给拔高了,将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给抵挡了一下。虽然这海堤仍然决毁了,可是只沿海的一些房屋和良田被冲毁,再往城市里一点的房屋和良田,却是没甚事的。

有了之前赈灾的经验,只沿海一些房屋的重建,也就几的功夫。

所有百姓都又后怕又狂喜地庆幸自己躲过这样大的一劫,也纷纷向一行人表达出了他们的感激之情,要不是“女首辅”和鲍大人在这儿,只怕他们的损失会更大,至少,不可能像如今这样,没有一个人员伤亡这么幸运。

第二波的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日,鲍竑过来向、珍裴他们汇报当日的救灾工作,他一边感慨着幸好“女首辅”反应够快避免了威海城巨大的损失,又一边无意中提了一句:

“隔壁永平府却不如我们威海城这么幸运,听闻那边的县令没有做任何防灾准备,飓风海溢时,漂没庐舍数千家,死两万余人,六畜无算。如今的永平府算是马路行舟、漂尸无数、棺木卖空了。

即使这样,听闻那边的朝廷也没有什么作为呢,没有派一兵一卒来救灾,甚至没有发放过一石灾粮过去,只怕不用多久,永平府得瘟疫横孝饿殍满地了。”

永平府在渤海的另一边,隶属于原大秦朝的地界,与新朝这边的威海城,只隔一座铁山。

听到这里,不自觉地思考着永平府罹祸灾难,将对威海城这边造成的影响。

虽然永平府不属于新朝,然而毕竟与威海城相邻,只隔一座山峰。正所谓唇亡齿寒,如今这大秦朝不管永平府的死活,难保不是在打新朝这边的坏主意。

万一他们故意将这些受灾的难民全部赶到威海城来呢?那她们是接收,还是不接收?

不接收吧,且不提这于新朝的名声不好听,以后新朝再想攻打大秦朝,将其余下的城池都收复的时候,只怕不容易得民心。何况就从壤主义来,也做不到视若无睹。

接收吧,麻烦又一大堆。

首先威海城如今的城市人口,已经堪堪趋向饱和,再加更多的人,这些难民怎么安置?安置在哪儿?

再来这些难民里面,难保不会混入奸细,不,是肯定会混入奸细,要排查这其中的奸细,又得花一番功夫。

而且,这些难民身上,会不会携带各种病菌、瘟疫?这些安全问题必须得考虑进去。

这么一堆麻烦,不如……

此时在座的其他人,也都想到了这些问题。其中鲍竑就心翼翼地建议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