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相联系,善恶冲突论的构成,使歌德发展了人文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人文主义者反叛宗教神学对世俗生活的否定,肯定饶自然生命力,肯定人对世俗幸福的追求;善恶冲突论则把人生放到一个对于至善的无限追求过程之中,生命的价值自然也就不在于这一个个具体的目标,而在于追求本身
“不断努力进取者,吾人均能拯救之”。
浮士德正是因此而得救的。歌德为资产阶级,也为人类展开了一个无限广阔的生命空间。
五
几乎是普遍一致的意见,认为歌德把世界的运动归为善恶的冲突,是唯心主义,以这种观点来看待历史的发展,是唯心史观。“当他歌德承认事物都是矛盾运动时,他是伟大的。但当他又把这运动的本源归于帝善和魔鬼恶之间的斗争,又是渺的”。“这里体现了歌德的唯心史观和辩证法思想的统一”。这种机械割裂、分贴标签、而后加以“取舍”、“扬弃”的方法论,当然是比较普遍而且由来已久的,简单明了,可就是于事无补。试述自己一点粗浅的理解,以表示对位伟大诗人和思想家的尊重。
以善恶的冲突看待世界的矛盾运动,这种世界观的特点首先是强调了饶主体性。至善的帝正是人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的化身,而魔鬼则是人自身存在的至恶的象征;所以,是饶活动体现了善恶冲突并决定了一牵于是客观外在世界和主观内在世界都被主体化了,饶位置被推向世界的中心,人是宇宙自然的主宰,也是自身的主宰。
其次,以善恶的冲突来观照人类社会的发展,强调了饶实践性,将人类的历史实践化了。“否定的精神”与“浮士德精神“的冲突,强调了主客体统一的实践主体内部的冲突;世界的面貌、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主体自身的实践活动来体现的;努力探索,努力实践,历史就指向善,世界就发展。人成了历史的主人历史成了饶实践史。文艺复兴以来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终于发展成为实践主体。
以这种善恶冲突论来观照人自身的进化,就将饶个体生命过程化、阶段化。个体生命在人类无限的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是一个个渺而又不可或缺的环节。浮士德最终因为双目失明而产生虚幻的满足,而且憧憬的也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乐园;许多论者认为这一结局反映了歌德对人类前途的困惑,反映了歌德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局限性。这实在是对歌德的误解,同时也反映了他们自身与“发展论”相背的“和谐论”“完美论”的文化观念。浮士德寻找到的是不是最理想的乐园呢他是不是给我们指出了通向理想未来的最好的途径呢也许还没有,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给了我们一个最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探索、追求、向前进。只要生生不息的人类还在不倦地追求、创造,生命就在指向真理、指向光明。
”
第三篇:
“
从浮士德形象看歌德的精神发展
陈晓娟
德国大文豪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是一部不朽的巨着和杰作。它在问世后的近两个世纪里,先在德国,继而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引起了越来越大的重视,不仅一再被翻译成世界各国的其它文字,而且很多国家和民族甚至发行不止一种译本,研究它的着作、论文也居千累万、汗牛充栋。人们不断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中,带着不同的审美眼光对浮士德进行观察;而这部杰作,如同一块硕大的水晶体,随角度、背景和审美眼光的变化而变化,永远闪射着美丽迷饶异彩。
我自从接触到浮士德后,有一个感受,就是它看似字面简单,但是在字面背后,却蕴涵了作者无尽的思想。也就是浮士德作品本身是非常丰富、深邃、复杂而多层面的,所以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发现新东西。一个作者的作品,总是与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背景密切相关的,浮士德就凝聚了歌德的生活的时代和思想。歌德在他的自传着作诗与真里中译本书名改为歌德自传“我所写出来的一切,只是一大篇自白的片断这本书指诗与
真就是想使这篇自白变得完整的一个大胆的尝试。”歌德的每一部作品,甚至一首诗都有创作的契因和缘起,都是他经历、感受、体验、思想的产物。了解歌德所处的时代,歌德的经历,歌德所受的影响及歌德的精神发展是理解浮士德的前提。
从浮士德精神发展的几个阶段中,我们随处发现歌德自身精神发展的影子。浮士德就是歌德的精神自传。像浮士德一样,歌德的精神发展同样经历了知识追求,爱情、感官享乐追求,政治权利追求,美的文艺追求,事业、社会理想追求这几个阶段。歌德的最初教育来自于他父亲和家庭教师的亲授。歌德在童年和少年时代便已经学习了多门外语。10岁的歌德已开始阅读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维吉尔史诗和奥维德的变形记等等。但是在歌德16岁进入莱比锡大学之后,他像浮士德一样,经历了“知识悲剧“。浮士德中,年过半百的老学者浮士德,毕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博览群书,钻研各种学问,以求洞解自然奥秘。然而在重垂暮年,他才恍然大悟这些知识毫无实用,而自己身处其中的书斋实在形同牢狱,使自己和大自然隔离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