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仲仓促入宫,没人来得及教他礼节,好在他行事还算稳妥,进退并未失矩,就是说话直了些。
皇帝这几年饱受风疾困扰,这回是最严重的一次。他其实心中早就接受风疾难以治愈的事实,而今听到张文仲实诚的话,不仅没多疑张文仲的用心,心中对张文仲的好感反而增添了不少。
按照张文仲医嘱,皇帝最近十数日皆不能理政。
皇帝看向皇后与太子,很快就有了决定。
“游韶何在?传诏,吾养病十余日,由皇后代理政事,太子从旁协助。此外,游韶再去趟政事堂,告知臣工朕需静心养病,当稳住朝纲。”
“喏!”很快上官仪便奉命带着皇帝亲笔签名的诏书前往门下省,向政事堂的相公们解释去了。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用他的性命告诫了后人一个道理: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代政之事就是如此的大事,完全不像私底下皇后代为处置奏疏。
是以才需要皇帝的签名,才需要上官仪亲自代皇帝去解释,否则定会有不明真相的大臣发公文向皇帝问责。
即便如此,这份敕旨正规地走完流程,所有需要经手的官员都要留下姓名,还得留下备份,怎么也得半日功夫。要是更复杂的制书,没一两日别想办下来。而这都已经是效率极高的表现了。
在这半日时间里,李弘与皇后一直陪着皇帝陛下。在皇帝能视物不久后,李贤与李显也来到了飞香殿。
大约是察觉到了飞香殿中的气氛与平日里不同,两个熊孩子分外地乖巧。
皇帝没忘记叮嘱李弘:“你阿娘涉猎文史,处事相宜,你未来几日跟着阿娘学以致用,将来也好为阿耶分忧!”
李弘一脸小大人模样的回应:“儿定不负阿耶阿娘厚望!”
惹来帝后默契的一阵笑声。李弘摸摸鼻子,只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敕旨正式生效后,李弘跟着武皇后来到文思殿,这里已经存放了不少政事堂的宰相们处理过后上奏的公文,便是皇后有教导之心也没教导的时间了。
“弘儿先随意看些奏疏,若是觉得奏疏无趣就遣人去东宫取些你常读的书来。”
相较于读书,李弘觉得还不如看奏疏呢,至少有时还能发现些新鲜事。
刚翻过几本无趣的奏疏,李弘就看到一本御史的弹劾奏疏。
被弹劾的人叫刘仁轨,皇帝突然失明前才任命的检校带方州刺史。
李弘之所以感兴趣是因为带方州是皇帝新在百济设的,事关百济,官职还带有检校二字,一听就很有故事。
而且刘仁轨这个名字李弘觉得在哪听过,但他每次观政入耳的名字实在不少,一遍想不出来便不愿想了。
干脆静下心来看连标点符号都没有的奏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