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卷 初到山谷 第四章 瘟疫是疟疾(1 / 2)七月余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疟疾...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疟疾,有四个临床表现期:

1.潜伏期

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称潜伏期。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14个月。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

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古时人们对这种传染疾病束手无策,甚至认为是神降于人类的灾难。

而且疟疾可不是在古代横行无忌,就是到了二十世纪,大概是在1949年前的襄樊...据《保康县志记载,1940至1941年保康县瘟疫流行,全县死亡2万余人,占人口总数的20%。

百姓实实在在地挣扎在生死线上。

传染病中危害人数最多的当属疟疾,在这个死亡瘟神的阴影中,百姓们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

据一些老年人回忆,1935年襄樊大水灾后疟疾爆发,当时数以万计的难民们流离失所,露宿街头。由于水源被污染,蚊虫大量滋生,城里、乡下几乎没有不打摆子的。

当时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都卖得比黄金还贵,多数得病人不是求神拜佛,就是“姜汤、棉被、晒太阳”,每天倒毙街头的难民数不清,惨状触目惊心。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政府政府为解决人民的疾苦,毅然向疟疾宣战,集中了全国之力,也花了尽35年才终于被新中国消灭。

周家村的村民所得的瘟疫就是疟疾...夏雨一眼就看出来了,因为疟疾的临床表现很清楚,就是打摆子,冷得时候像掉进冰、热的时候就像烤火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