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故事开始之前(1 / 1)许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

来到这小山村已经三个月了,在刚来这里的三个月里,路宽可谓经历了农村发展路途中最大的事件换届选举。

同时分到岭后乡的村官有27名,刚到这里,乡党高官给大家开会时大家激昂的发言犹在耳边,但随后近两个月的换届选举拉开了大幕。所有人从激动澎湃到心如止水,似乎预示着这批小菜鸟终于被农村繁重复杂的工作打击得一败涂地,而全乡27个行政村换届结束之后,27名村官剩下了19名。这剩下的19人中绝大多数都在乡政府里窝着,有准备国考省考的,有准备招教招警的,有混日子的,有谈恋爱的,在大家期盼着村里永远没有事情的情况下,只有一人,对,就是我们的主角路宽坚持每天“下村”,来到村里的宿舍看书学习。“下村”这个词没有任何褒贬的意思,就如我们说的“吃饭、逛街”一样,是一个中性词。

“蒋叔,又跑山了?今天收获咋样?”

“崔哥,今天咋没出车?”

“王爷爷,晒太阳啊”

路宽和村里的人打着招呼,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下介绍下路宽所在的山村。

这是属于岭后乡的焦土坡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山村,村南北西三个方向是山坡,尤以北坡最为陡峭,只有村东是出口。

而村民的收入来源除了外出打工,就是靠上山采集草药和在附近打些短工而来,还有几家有大货车,靠着货车运输挣些钱。

村里的土地一般是由老人在打理,虽然村里不太缺水:由扶贫工程修建的两个大水池分别位于村中和村南将从南山坡上渗出来的山泉一分为二。但贫瘠的土地依然带不来所有的生活支出。

而“焦土”的叫法是村北坡峭壁上有许多黑色或暗红色的印记,远远望去,像火烧过一样。

传言这是某神仙炼丹时炼丹炉发生倒塌,炉火从上往下倾泻,将这山坡烧成了这个颜色,从而这山坡就被人们称之为焦土坡,而村子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九十年代中期,县地质勘探队对岭后乡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勘探,发现焦土坡上的岩石中铁元素含量比其他地方的高点,但还不属于铁矿石的范围,而坡上的黑色暗红色的印记,正是铁元素在岩石中表面发生氧化造成的。

焦土坡村只有崔王蒋三个姓氏,据路宽和村里老人聊天得知,这是在明末时,从北边临省某地逃避战乱结伴而来的三户人家,看到此地三面环山,且周围尚有可开垦的荒地,就在此定居了。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小山村从三户人家发展到目前六十来户,近三百口人的规模。

村里民风淳朴,人们解决邻里纠纷一般都是由三家人中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节,三家的祠堂也在一起,就是位于村中那棵据说有二百多年树龄的松树南边。

前几年,村村通工程将村里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如果从空中鸟瞰就会发现村子里房屋的分布是一个“L”型,从村口进来的路笔直的往西,然后从老松树处向南拐去,而村里的房子都在路的北部和西部,除了三家祠堂和村大队部。

大队部位于村口往西约一百米左右的地方,临路的是篮球场,篮球场的南边是两个水泥质的乒乓球台和几个健身器材。再往南是四间平房,这就是大队部。

这一排平房,最东边是喇叭室,第二间是会议室,第三间是杂物室,第四间就是路宽在村里的宿舍了。

焦土坡村所在的岭后乡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但离市区较近,比离县城还近,路宽的家在市郊,离这里约有15公里。

由于国家5A级景区“云雾水库”在岭后乡,所以这里的路修的还是都不错的,但村民的收入也就那样。景区是省里直管的,所以景区能给当地人带来的好处目前来说只有全乡的路和水库周围的两个村子靠着景区发展起来的农家小院了。

这里,就是本故事开始的地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没有了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