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来听着高高兴兴的事,身边的人也都是笑容洋溢,可是得了某句话甚至某个词,突然就心里一阵极强的失落,努力强颜欢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尤其情绪低落时往往剑走偏锋、极端得很。
这是抑郁。
4.脱离了往常的生活习惯,变得不爱笑甚至是沉默寡言,遇见了关系极好的人也无法再调整好应有的情绪,表情始终木然,甚至出现‘木僵’症状。
注意力再无法全然集中,后期记忆力受损,严重时前一秒说过的话后一秒就忘,有时还会觉得自己从没说过从没做过。什么都记不住,反应迟缓。
这是精神分裂,也有抑郁。
5.与人交流分明和谐,突然对方说了什么话触及到了内心深处某一点,情绪便要极度暴躁,抗拒心理极强,甚至做出与本身性格不符的行为。
很奇怪,分明不想那么做,也不想那么说,更不想伤到人家,偏偏行为语言处处带刺。尤其,这种问题在密切的关系上出现极多。
有的人是对于所有人,有的人是对于特定人群,而这里,所针对的只有一种。
越想小心翼翼保护的,越要不受控制般将其刺得遍体鳞伤甚至生生逼其远走。
这是躁狂。
6.不久前还能够高兴着没多时又觉得自己被全世界抛弃了,术语原句:
“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最典型的形式是躁狂和抑郁交替发作,发作间期通常为完全缓解为特征。”
日前经室友提醒概念得到印证,一翻,发现果真符合情况。
这是双相情感障碍。
7.重要的人或事传来的消息,往往能够隔一会儿看一眼,生怕错过什么,甚至可能因此而放下手头极其必要的事情只为等待,一次两次或许无所谓,然如次次如此,未免影响生活。
这是强迫症与焦虑,也有非典型强迫。
...
以上提到的这些并不是为了让所有看客对号入座的,省得本来没有什么事经过这么一乱想反而怎么样。之所以讲这些,是为了那些已经确诊了相关问题的。
好了,不良情绪排解,
说实在的个人对于这个并不外行。
否则也不会出现长达数年的情况。
不过呢,算是心得体会,算是学习所获,有几种法子可以分享,但仅kan供kan参de考le。
抑郁症的人可能很清楚一件事,当你心情好时,别说空气阳光了,就连周围随便一口空气都是甜甜的。可如果心情不好呢?
那些个极不美好甚至至今难以释怀的记忆或经历就会如潮水一般涌来。
经历过潮起潮落,才知晓,其实江海的面貌远远不比表面之上的风平浪静,潮一来或一走,那力度绝非人力可及。
举个栗子,钱塘江。
大概是一月前,诸事不顺不说,心境还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只觉得普天之下竟没有一处可去如此勉强过活倒不如一了百了地干净。
就在那时,与母亲的偶然电话,将那种“觉得”彻底粉碎个干净。
若是换成寻常,报喜不报忧便罢,什么真实想法什么内心世界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言语的。是了,与普遍书本讲的那些不一样,亲生母女之间亦非无话不谈。
看着有点难受是不是,但确是以往写照,至于以后能否,那再说以后的。
本就是唠个家常,今儿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吃好,冬天冷了加厚衣服没有,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云云。
谁知道那时怎么回事呢,鬼使神差,没准儿那想法着实憋的辛苦憋的太久,总之,那句话就以一种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语气宣之于口了。
“我有时就觉得,我是真的不想活了。”
换句话说,世上莺莺燕燕那么多,不缺行尸走肉的“我”一个。
大概那么个意思,原句记不清。
态度平淡至极,以至于后来放下手机,不由得纳闷:那到底是不是自己说出的话?
母亲当时就沉默了。
但她知道,如果自己在通话中一直沉默下去恐怕过不了多久就可能得到一个不好的消息,于是她很快接话。
她说话的角度很独特,没有说什么不能怎么怎么样,但那句话,却是最为戳人的,哪里空缺填哪里。
感念。
后忆起,思绪不免飘远至某年,手术室外那名焦急等待却面上强自保持镇定的中年妇人身上。
她很怕,生怕得到的是一个不好的结果。
可是她丝毫都不敢表现出来,因为她不希望女儿出来后看到的她是脆弱无助而恐慌的。
学过微表情心理学就这点儿不好,
那颤抖而发白的嘴唇,
那边缘布满血丝的眼,
那比之自个儿还要凉的掌心,
永生难忘。
……
若自身如浮萍,大可找个寄托,或人或物,又或者培养个能够长期进行的爱好,每每情绪低落时便拿出来沉浸其中,不论如何,注意力被分散了,那些个黑暗的东西所占比重自然减少。
一次会减少,两次会减少,
久而久之呢,
那些个负面的东西便能够被有意识地控制住了。
试着分散注意力。
对着植物说出来唱出来。
和能够信任的且不大嘴巴的且拥有同理心的家伙聊上一聊。
常言道,堵不如疏,一味地掩盖与压制或许短时间内会有成效,谁也发现不了,自己明面上还是那个光鲜亮丽的,但倘若时间久了,等一并爆发出来,所遭受的就不仅仅是重击那般简单。
逆水行舟,或可一时奋进,而舟本身也需得维持在一个良好的运行状态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