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沿岸,渔村错落。
本该如往年一样红火热闹的“闻鱼节”,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雾”、毫无征兆的“暴雨”,显得有些冷清。
渔船不再连成一片,而是星星点点的散落在岸边。
三五成群的渔夫,收拾着形形色色的渔网,嘴上还念叨着能被人津津乐道,发生在今日的“趣闻”。
有人说,今年“闻鱼节”恰逢“龙吐水”,所以不论是“大雾”还是“暴雨”,皆是来之突然,去之也突然。
有人说,白雾弥漫之时,听到过龙吟。大雨瓢泼之时,也听到过龙吟。
有人说,有一伙穿着华丽的外地人,特意从千里外赶来,想见识见识闻鱼节,结果失望而归。
又有人说,传言这伙人来自京城,出手阔绰,曾想要买下今年闻鱼节的所有“彩头”。
还有人说,今年闻鱼节虽一无所获,可这些人尚未离开,就住在“木家”,此时正忙着寻找木家小子。
口耳相传。
渔民都知道木家小子趁着大雾偷偷出海,生死未卜。也知道木家人这次遇到了“贵人”。
......
正当不少人,因为提起“木家”而摇头叹息之时。
有人指着黄昏的火烧云,大喊“快看!”
寻声望去。
一颗晶莹剔透的“珠子”,从天边晃晃悠悠飞到眼前。
直到肉眼能够看清这“珠子”的全貌时,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扑通跪下。
珠子其实是个巨大的气泡,薄薄的水幕在其上游走,远看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珠。
气泡里,一位白衣女子如天仙降临,站立在淡蓝色水船的船头。
水船周围,色彩斑斓的鱼群不停游走。偶尔吐出的泡泡,也在碰到巨大气泡的同时,融为一体。
水船里的木姓少年,趴在船舷上。一边震撼于下方的景色,一边熟络地询问水色。
“仙女姐姐,暴雨来的时候,我们为什么要躲进水里?”
“因为,在水里不会被发现!”
“我知道了,仙女姐姐也怕打雷对不对?”
“......”
水色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向这个凡人少年解释。索性,沉默。
她不会说。对龙吟之声,有着天生的排斥。
气泡临近岸边时,像水幕一样退去,脚下海水化形的船,也随之落向海里。
水色落在相对空旷的沙滩上,多踩了几脚,感受着与“明镜台”不一样的触感。
身后的木姓少年轻唤一声“仙女姐姐”,目光在周围熟悉的渔民身上环视。似在提醒水色,要刻意说些什么。
水色却沉浸在周围一切新鲜事物中,有些走神。
那花那草那树,飞禽家畜和人,普普通通,平平淡淡。
原来这世间,还有许许多多,不用生活在“水里”的生命。
正在此时。
几位年纪看上去稍大的白发老者,领着一群人慌忙赶来。
有人端着卤好的猪头,有人抱着特意为闻鱼节准备的鸡鸭,有人拎着各种水果,还有人用碗盛着馒头。
最显眼的还是那几个白发老者。
他们每人手里捧着一个锥形器皿,里面盛放着往年闻鱼节的“彩头”。
距离水色十步开外。
以老者为首的一群人,齐齐跪下,双手托举着视为珍馐的祭品,一同高呼。
“不知上仙驾临,渔村蓬荜生辉。这些,还望上仙笑纳......”
尽管水色从木姓少年口中,对凡人有过一些了解,可眼前这些凡人的举动,依旧让她不知所措。
除去凡人的气味,还有一些水色从未闻过的味道,或咸或腥。
眉目微动,视线轻移。
水色看到锥形器皿里的东西时,竟有一瞬间,无法抑制自身灵力波动,密密的水珠环绕在她周围。
那,都是一些鱼的“尸体”。
不但散发着沉沉死气,而且明显已经死去多时。
因鱼生欢,因鱼生气。
或许此时的水色,还不知道何为喜怒情绪。
可她只单纯的认定一件事:但凡是鱼,她都不希望它们受伤、死亡、甚至被当做食物吃掉。
仅仅一个闪身。
水色出现在几位老者身前,食指依次点在几条咸鱼、鱼干、炸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