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是米柱辞了他最为惹人忌恨的总督之位,就是米礼义,也会辞去他的总司令之位,如果官封国公了,这就是人臣的了,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如果是君王忌之,唯有赐其一死。
大明的政治生态之中,国公是人臣极点,国之重器了,只有危急存亡之秋,才会征召出来使用,像英国公和成国公,他们得朝廷的信任,皇室的重用,是因为他们己是代国公,地位极高,军中的威信却是不高。
召之出来掌军,手持虎符前来掌兵,地位和资历足,别人也会服气,但是他们的威望也没有到一声令下,三军听命的地步。
但是现在在军中迅速崛起的米礼义,却是有这等威信,这等威信,对皇权来,简直是洪水猛兽一般的威胁,即使皇帝信任,口中不什么,心中不免有刺。
如本朝之韩国公李善长,他是本朝开国功臣之一,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打下,可以比肩汉代丞相萧何,在本朝的开国功臣中,武将功勋最着者,当属徐达、常遇春,文臣论功排名当推李善长、刘伯温,太祖朱元璋对李善长也十分器重,洪武三年,李善长任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李善长被朱元璋钦点为开国功臣第一人,可谓是荣耀至极,但是李善长最后的下场也是无比的凄惨,已经76岁的他仍然被朱元璋以谋反罪和全家70多人一起被处死。
既然太祖皇帝对李善长那么信任,却为什么在李善长晚年的时候还要杀他呢
表面原因是为了朱允炆皇帝的位子,朱允炆个性比较柔弱,仁厚,为朱允炆上位铺平道路,杀掉功臣老臣。
另者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老大,淮西集团是朱元璋赖以起家的本钱,其政治地位自然非同一般,作为淮西集团的灵魂人物,李善长在富贵兼得的同时,还骄横专擅,凭借手中的权力頣指气使,凌驾于百官之上,极力打压持不同见证者,这当然会招至非淮人集团和太祖皇帝的不满。
李善长跟太祖皇帝朱元璋,汤和他们都是淮西人,淮西勋贵就是那么来的,加上李善长这人这关系跟其他武将连在一起,李善长的威望很高,可以相当于刘邦之萧何了,这堆人万一抱团了,太祖皇帝能爽吗?
其次是李善长也有一点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意思,他在位期间,外宽和,内多忮刻,一但有让罪了他,他轻则贬官,重则杀头,可谓是嚣张至极,而且,他在位期间,逼走了刘伯温,把大权尽入自己手中,而这也是他最后被杀的伏笔。
再者李善长可以的才华横溢,并且很有谋略,被称在世萧何,而他后来虽然自己主动请辞回家,但是他本身对于大明朝就是一个威胁,你的地位,威信,势力不会随着你引退而消失,只有死,这一切才会消失,对明朝的威胁才会消失。
果不其然,李善长是个放不下权势的人,同乡汤和退隐是彻底放下,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而李善长却一直与权势纠葛在一起,不要然胡惟庸也不会平白无故的找上他。而在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他居然还模棱两可,首鼠两端,都这时了,还想两头下注,以太祖皇帝的刻薄气,怎么可以忍受。
最不能忍者,是七十几岁高龄还想以权谋私,向汤和借300卫士为自己干私活,居然还能动军权,这让出身极为低贱和内心极度猜忌的太祖皇帝爆发了,不顾亲戚之情,除李善长之子李祺与临安公主一系外,其它的全部处死。
即便是李祺和临安公主也被迁徙至江浦,过了一段时间后死去,李祺之子李芳、李茂,因公主之恩,未被牵累判罪,李芳任留守中卫指挥,李茂任旗手卫镇抚,但被取消世袭韩国公的权利,韩国公李善长这一系,算是完了。
由草莽崛起,成为了位极人臣的大明首相韩国公,风光荣耀到极点之后又归于平凡,泯没于世间。
太祖皇帝对李善长评价不谓不高:朕起自草莽间,提三尺剑,率众数千,在群雄的夹缝中奋斗,此时李善长来谒军门,倾心协谋,一齐渡过大江,定居南京。一二年间,练兵数十万,东征西伐,善长留守国中,转运粮储,供给器械,从未缺乏。又治理后方,和睦军民,使上下相安。这是上将此人授朕。他的功劳,朕独知之,其他人未必尽知。当年萧何有馈晌之功,千载之下,人人传颂,与善长相比,萧何未必过也。”
但是伴君如伴虎,自古都是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米礼义有李善长这么大的功劳吗,有这么高的评价吗,有这么显赫的权势吗?
但是朝中所流传者:大明精锐尽在米氏之手,相当诛心,相当的恶毒,这是故意挑动皇帝之逆麟也,让他忌恨米氏父子,最后诛杀他们。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