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1 / 2)晴空一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京师,紫禁城奉天殿中,宁渝端坐在高位之上,群臣分列两排站在左右,召开了自宁渝到京师以来的真正第一场大朝会,因此人人都是一副屏气凝神的模样,生怕发生一些低级的小错误。

严格来说,自从宁楚确定两京制度一来,很多人就会担忧会重演前明旧事,以致于演变成为党争的苗头,甚至有些老臣已经委婉劝道,国家不可有两个中心,两京制度并无必要,还会造成大量的冗官产生,着实有些得不偿失。

众所周知,由于靖难之变的缘故,大明在迁都北京之后,出于种种原因,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两京都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

可是人人都知道,虽然品级都一样,可是南京官员的管辖范围仅仅限于南京,因此权力大不如北京,于是当时大家伙都把南京官员视为闲职,若官员由北京调往南京,那便是一种贬斥。到了明朝后期,党争激化,将对方的官员贬去南京便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手段,因此得势一派与失势一派常常分据两京,互相攻击。

宁渝自然能够明白这种想法,因此他对两京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改变,首先两京只设立一套班子,并不设立两套系统,以此确保事权统一,另一方面两京虽然都有派驻官员,但是不会选择常驻,而是根据事由而定。

就好比宁渝自己,也不会一直常年居住京师,也不会常年居住南京,完全可以在二京之间来回折腾,弥合南北,至于距离的问题,在如今这个时代,确确实实是一个问题,可是也可以想办法去改善。

根据转运部的计划,若是沪宁铁路得以贯通之后,待技术进一步成熟,便可以考虑开设南北之间的一条主要铁路,即京宁铁路,从而打通南北之间的陆上交通线,而在此之前,完全可以利用海舟或者运河来交通南北。

实际上宁渝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等到研究基地早日研究出无线电,到时候也可以利用无线电来实行互相交流,只是眼下其技术方面还在进行研究,因此还不知何时能够具体运用起来。

宁渝心里想着二京制的多种建议,却是没有顾忌到朝会上的一些东西,不过像这种大朝会原本就是面子上的东西居多,因此也确实没有什么真正实际上的内容。

“启禀陛下,北方各省商会业已成立,如今皆已经纳入到中华总商会之下,只是尚有一节,晋商与此之前颇多不节之事,不知该如何处置?”

工商部尚书宁忠海脸上露出苦笑之色,自从南北商会开展共同促进大会以来,就有很多这种类似的问题。其中像山西刚刚彻底平定下来,对于晋商的定位问题,也就成了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

大家伙都知道,晋商在明末的时候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甚至还给清军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情报,因此在处置山西商会的问题时,难免就代入了许多感情因素。

宁渝微微皱了皱眉头,“先前北伐之战结束后,针对汉奸的清算也已经基本落实,特别是像晋商八大家基本上就已经全部审判完毕,如今南北商会共同发展是大事,自然不能对山西商会拒之门外。”

对汉奸的审判自然是必须要做的,但是宁渝也不想这股风气一而再再而三扩大到整个晋商领域,否则对于晋地其他商人也是不够公平。

“是,陛下。”

有了皇帝的这句话,宁忠海无疑要轻松了许多,有些事情是必须要皇帝来表态的,否则事情到了下面就会出现重重阻力。

在大朝会结束后,宁渝直接将崔万采以及宁忠义二人召到御书房中来,目的自然是为了商谈朝鲜共君之事。

当崔万采看完了赵显泰派人送来的折子之后,眉头明显舒展了几分,低声道:“陛下若是当了朝鲜大王,倒也是一件好事,只怕终究对朝鲜局势起不到什么作用。”

话语的意思无非就是在说,哪怕宁渝当上了名义上的朝鲜大王,可是朝鲜的事情他说了依然不算,还是朝鲜两班当家做主。

宁渝眉头微微一挑,他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实质,不过也是丝毫不在意的模样,轻声道:“拿下这个君主的名分,目的只为了将来更好的插手朝鲜政局,特别是这一次清人征朝鲜,已经干掉了更大一部分两班户,剩下的人在短时间内不会成为祸害。”

“若是为了将来插下伏笔,倒也是一招好棋.......”崔万采咂摸了一下嘴唇,他总感觉这里面有些宁渝还没有透露出来的东西。

宁渝不置可否,望着宁忠义道:“王叔近来却是辛苦了,白发都多了些许,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

宁忠义呵呵一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近来上战场的机会少了,倒是让臣感觉都长肥肉了,此次陛下相召,莫不是要打仗了?”

宁渝站起了身子,走到新挂着的朝鲜舆图面前,微笑道:“没错,这一次该是彻底解决清廷了........”

.........

汉城,战火虽然已经基本平息,可是平静的表面下却藏着重重暗流,特别是当李昀病死济州岛的消息传来时,百姓们更是自发地穿上了白色的孝服,为这个可怜的朝鲜大王戴孝——倒不是百姓们多么爱戴大王,更多的还是对如今朝鲜王的不满。

自从清廷入主朝鲜之后,便借着朝鲜王的旗号胡作非为,种种措施的实施,不仅使得朝鲜百姓对八旗深为不满,甚至对李氏都充满了怨愤,若不是李氏当政胡作非为,朝鲜岂会沦落到两遭胡乱的下场?

当汉城百姓们自发为李昀戴孝的时候,作为新任朝鲜大王的李昑,却感觉到难以言说的尴尬,他此时正在乾隆皇帝的驾前老老实实跪好,一言不发。

领议政大臣申晚同样跪在乾隆皇帝面前,他手中捧着一份折子,恭敬道:“启禀皇上,奴才以为济州贼子已经群龙无首,还请八旗天兵能够早日收复济州,一举荡平逆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