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题诗不若庵(1 / 2)兵五进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与汉王陈友良的这场对决胜利,让祝洪明站在了自信之巅,内心更是豪情万丈。兴起之余,留书一封交代好军中事务,然后竟不带护卫、不带随从,只身一人微服出游去了。

一路走走逛逛,或登高纵览山川的壮观;或踏入田间向百姓询问民生的苦寒。一路所闻所见,让祝洪明心生无数感叹!与人交谈中,得知附近有一处寺庙名曰不若庵,祝洪明当即决定去那里为天下苍生许个愿。于是祝洪明来到郊外燕子矶附近一渡口,准备乘船前往不若庵。正等船时,却见旁边有一些书生畅谈甚欢,并商量好每人题一句诗以吟当地美景。

没有人教过祝洪明兵法,但祝洪明却带兵打过很多胜仗;没有人教过祝洪明诗书,但祝洪明却写过很多不俗的佳作。这是祝洪明与生具备的天赋,也是他成长过程中自身不断努力的结果。所以,一听这几个书生要作诗,祝洪明便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想瞧个热闹。

走至近前,只见一书生吟道:“燕子矶兮一秤砣。”

这个句子气势磅礴。把这么大的燕子矶比作是一个秤砣,那附近又有什么应景之物来比喻秤杆、秤钩呢?众书生四外环顾,却终是无法在附近找到应景之物,心中更是暗暗叫苦不迭道:即便是强凑一个应景之物来比喻秤杆、秤钩,可是又该秤什么呢?一时间,众书生不由得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面面相觑无法续接。

祝洪明见状大笑道:“我来给你们接一句。”说着伸手一指天边的那道彩虹吟道:“长虹做杆又如何?”

这一句接的既应景又工整,令众书生连连称妙,并急问下句。

祝洪明不慌不忙地吟道:“天边弯月是钩挂。”此句吟完祝洪明这时却打住了做沉吟状。

把燕子矶比作秤砣,把彩虹比作秤杆,把弯月比作秤钩,祝洪明接的这两句除却应景不说,气势上也更见磅礴。只是如此一来,这么大的一杆秤,又该秤什么呢?众书生看着祝洪明心想,最后一句看你怎么来。

祝洪明见众人看着自己,微微一笑随即吟道:“称我江山有几多!”

此句一出,书生们大惊,不知此乃何许人也,诗才超群,口气尤大,竟将江山视为己物,担心受到牵连,忙对祝洪明一抱拳,便吓得赶紧溜了。

祝洪明哈哈一笑,见渡口有船来,便登船而去。

黄昏时分,祝洪明站在不若庵寺前,回忆起自己当年做和尚时的情景,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便迈步走进寺庙的大门,口称天晚无法赶路,希望留宿一夜。

不若庵是在祝洪明的辖区之内,只是受多年战乱影响,时不时的还会有盗匪出没,是以寺中僧众一到晚上就会紧闭寺门,只是看门的小僧见祝洪明相貌不俗(地包天,下巴突出)且好像有点凶恶的样子,竟然不敢阻拦,让祝洪明进了内寺。

在大远末期的那个年代,有太多的不公平和不可思议!比如说寺庙,地位低的和尚不仅要干粗活累活,有的时候还要外出化缘(讨饭),而地位高的和尚则衣食无忧,甚至还会娶妻生子。虽然这种情况并不是每个寺院都是这样,但至少不若庵是这样的。

不若庵的主持闻听有个‘强盗’模样的人住进了寺庙,一时间竟是左思右想睡不着觉。他既害怕这个人晚上抢劫了自己的财物,又害怕这个人一把火烧了禅院,让自己和老婆孩子没了住处。思虑了良久,主持终于想出了一个自认为不错的好主意,他决定邀请这个人去大殿讲禅。

深更半夜被叫醒去讲禅,祝洪明哭笑不得。主持的这点小算盘自然瞒不过精明的祝洪明,只是入乡随俗,既然住的是人家的地方,礼貌起见,也不能不去,于是祝洪明跟着主持来到了大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