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又打算使用他们,狐偃再一次阻止了晋文公,认为百姓还不懂得‘信用’,要教导百姓讲信用。
期间,晋文公又做了一件事。
公元前635年的秋季,他与秦穆公联合,灭掉了秦、楚边境的鄀国。
这个鄀国,位于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一带,后人称之下鄀。毕竟,勤王有功,收获颇丰,这次帮助秦国灭掉鄀国,也算还给秦穆公一个人情。
鄀国,成为第十五个被灭掉的小国。不过,剩下一些鄀国人,迁都楚国境内,重新建立鄀国(今湖北省钟祥市丰乐镇东),后人称之上鄀,最终还是被楚国灭掉。春秋末期,楚国的郢都被伍子胥攻破,为避吴国锋芒,楚国不得不迁都上鄀。
公元前635年冬季,晋文公才率领军队包围原邑,目的,就是让晋国百姓懂得:信用,才是最重要的。
晋国大军虽然气势汹汹,并非为了杀戮。晋文公要让天下人明白,自己是个讲信用的人,说话算数,以德服人,至于是否愿意归顺,由原城人自己决定。
在此之前,他大张旗鼓,发布命令:大军只带三天的粮食,如果第三天拿不下原城,就撤兵回国。
一般来说,三天破城,战场上是一道死命令,必须冒死攻城,否则军法从事。但是,晋军并没有猛烈攻城,而是整齐地驻扎在城下,既不冲锋,也不喊话,静悄悄的,等待第三天的到来。
原城人早已得到消息,一个个恐惧不安。三天破城,必将血雨腥风,怎么办?没想到的是,晋军一点儿动静也没有,不像是来攻城拔寨的,倒像是来静坐思过的。
神经紧张了三天,原城人并没有投降,他们要看看,晋文公的‘信用’,能坚持多久。
眼看三天期满,晋文公遥望原城,毅然下令:撤。
这是打仗吗?检阅军队来了。大军撤退时,有晋国的间谍回来报告,原城人很快就要投降了,请再等一等。
中国很早就注重间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军种。
晋文公不为所动,坚决说道:“信用,是立国之本,百姓依靠信用得到庇护。如果得到原邑,却失去信义,如何让百姓信服?那样失去的就更多了。”
军队撤退三十里,原城主动投降。
诚信所在,不须刀兵杀戮,不须鲜血横尸,不须小圈子里的尔虞我诈,不须大场面后的阴谋诡计,百姓看着呢,鬼神看着呢,苍天看着呢。收服一座城邑,不在话下。
晋文公以自己的诚意,感动了原城人,终于得到百姓的支持。晋国百姓明白了‘信用’的作用,从此没有贪心,做生意明码标价,不求暴利,晋国大治。
‘信用’,就是‘春秋大义’的一份子。在这个物质生活非常丰富的年代,让我们回到春秋,看一看那个年代的‘信用’、‘道义’、‘仁德’,或许,精神能提高一个境界。
他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今山西河津市东北),谁来守卫原城呢?回国途中,重耳向那位寺人披咨询。
自从帮助重耳躲过郤芮、吕甥的大火后,披太监深受重用,时刻陪伴左右。
对晋文公的询问,披太监也没直接点名,张口说道:“以前,赵衰跟从您,我听说有一次,他用壶携带了米粥落在后面,即使十分饥饿,自己也没食用啊!”
其实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赵衰守信用,忠于君主,今天您凭‘信用’得到原城,就应该派守信的大臣守卫原城。
于是,晋文公把原城赐给赵衰。后来赵姬生了三个儿子,分别称赵同、赵括、赵婴齐。老大赵同,封地在原,也称原同;老二赵括,当然并非战国时期纸上谈兵的赵括,封地在屏,也称屏括;老三赵婴齐,因封地在楼,也称楼婴齐。
同时,晋文公把温地赐给狐毛的儿子狐溱。
这次取原,为晋国打造了一个‘仁义之师’的全新形象,为晋文公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度。虽然还没有称霸诸侯,但是已经博得大家的好感,称霸,只是时间的问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