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突的死,彻底冷了众位大臣的心,也让大家认清了晋怀公阴险凶残的嘴脸。
他们内心都盼着,重耳能早日回国。
狐毛、狐偃听说父亲被杀后,痛不欲生,时刻派人打探晋国内部的消息。暗中联络了栾氏、郤氏等几大家族,准备迎接重耳回归。
秦穆公一直不出兵,就是等着晋国的内乱。
要推翻旧政权,拥立新政权,必须有内部的支持。从内部分化瓦解,辅以外部的军事压力,是获胜的最好方法。如今,这成了某些西方国家的拿手好戏,先在内部扶植反动势力,然后外部飞机轰炸。
晋国的栾枝、郤縠等家族,都暗中派人和重耳联系,表明立场,愿意支持他回国。
时机已经成熟,不能再等待了。公元前636年春季正月,秦穆公当机立断,整顿大军,向晋国进发,准备护送重耳回国即位。
对于这次回国能否成功,重耳心中疑虑,他亲自用蓍草占卜算了一卦。史官看了卦象,认为闭塞不通,难以成功;但老师胥臣却认为,卦象文武兼备,都是得到国家的象征。
这让重耳坚定了回国的决心。
众人到了黄河边,舅舅狐偃把祭祀用的玉璧交给重耳,说道:“我跟着您周游天下,犯的过错太多了,我自己都知道,何况是您呢?请从此告别吧。”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能进能退,才是正道。
其实,狐偃也担心,当初自己谋划把重耳从齐国绑架离开,气得重耳拿戈追赶,想一想不寒而栗。《东周列国志》则记载,在黄河边,重耳仍掉了昔日的破旧用品,让狐偃寒心,只怕有朝一日,会把跟随的旧臣,也像破旧物品一样扔掉。这并非不可能,介子推就是最好的例子。
狐偃请求归隐的做法,让重耳大吃一惊。
他是重耳的亲舅舅,又是重要谋士,回国重任在肩,岂能让他突然离去。重耳并非一般人,很快就明白其中的含义,舅父需要一个简单的承若:苟富贵,勿相忘。
于是,重耳立刻阻止狐偃,亲自把碧玉扔到河里,发誓说:“如果不能和舅父同心同德,有河神作证。”
古人很重视誓言,言出必践。话都说到这个地步,让河神来作证,狐偃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未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好人做到底,继续护送重耳回国吧。
面对狐偃的做法,当时有个人看在眼里,心中却发出了嘲笑,那人的名字,叫——介子推。贪天之功,以臣要君,他羞于和这些贪婪之人为伍,狐偃没有归隐,介子推却有了归隐之心。
听说秦国大兵压境,晋怀公心中忐忑,不得不派军抵御。此时,许多大臣都称病在家,不是他们没能力没水平,而是根本不愿意去卖命。
这里涉及到一个君臣名分的问题。
晋怀公虽然掌权,但还没有祭拜祖庙,没有告诉列祖列宗,更没有改元(一般第二年初),也就没有定下君臣名分。这些大臣都是老资格,可以听从他父亲晋惠公的命令,但对于这个黄口孺子,可以置之不理,因为他们还没有正式成为晋怀公的臣子,不必效忠。
所以称病的称病,装傻的装傻,反正不给他面子。
对于晋怀公来说,最信得过的,就是吕甥、郤芮,另外还有几个,都是配角。他父亲晋惠公给他留下一个庞大的晋国,不过真正用得着的,主要就那俩人。
但生死危难之时,谁敢保证别人一定可靠?这两位,都是见风使舵的高手。
秦穆公的军队渡过黄河,令狐(今山西临猗县西令狐村)、桑泉(今山西临猗县临晋镇东北)、臼衰(今山西永济县东北)三个地方的官员,听说重耳回国,没有任何抵抗,直接投降。这一路,真是兵不血刃。
秦军真的到了家门口,怎么办?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此时,军队是成败的关键,失去了军队,将一无所有。
但是,军权交给谁呢?
狐突的死,让许多大臣心灰意冷,就差明目张胆的高呼欢迎重耳回归的口号了。剩下只有吕甥、郤芮最可靠,最值得信赖,这才是他父亲留给他的最宝贵遗产。
2月的某一天,晋怀公派俩人率领大军,驻扎在庐柳(今山西临猗县西北),准备抵御秦军。
打仗靠的是士气、团结还有智慧,现在的形势,可以说内外交困。吕甥、郤芮动动嘴皮子,耍点阴谋还行,却并非带兵打仗的帅才,士兵们对晋怀公不满,晋军内部,人心惶惶,形势极端不利。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