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身为霸主,再三强调‘尊王’的齐桓公,却不闻不问,没有一点反应。那么,他到底在干什么呢?
前面也曾提起,遂国,出了大问题。
四年前,齐国占领遂国后,名义上灭掉,实际并没有把遂国的土地完全纳入齐国版图,也没有把遂国人迁入齐国统一管理,而是派遣军队驻守,这就留下一个潜在的祸患。
公元前677年夏,遂国的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四族,用酒食招待在遂国戍守的齐军,彰显军民同乐。
齐军戍守遂国四年,遂国人并没有奋起反抗,反而显得很友好。因此,齐国守军逐渐骄傲麻痹,放松了警惕;加上彼此长期相安无事,又思念亲人,见到好酒好肉,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忘记了身处险境。
眼看齐军醉如烂泥,四族人露出了凶恶的面孔,挥起屠刀,把他们杀的一干二净。
酒,不是什么好东西,喝多了要命,甚至祸害国家;至于借酒浇愁,那是自暴自弃,强添烦恼。将来,我们会看到几起酗酒祸害,造成个人身败名裂,家族几乎被灭,国家军队惨败。
作为军人,就是在刀口上生活,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必须时刻提高警惕,这是当兵必须记住的座右铭。这次被遂国人残杀,固然是遂国人的复仇阴谋,但仔细想想,完全就是齐国守军,自己军纪涣散大意轻敌所致。
史书并没有记载确切人数,守卫遂国城邑,估计有二三百人,在春秋时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遂国人杀光齐国守卫那一刻,不知是否考虑自己的未来。也许,他们寄希望于鲁国,但是,鲁国当初不敢救援,现在岂能发兵?
这消息,迅速传遍诸侯,各国震惊不已!
齐桓公听到这个消息后,目瞪口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以想象,身为公认的武林盟主,平日在诸侯面前何其威风?现在,自己的部队被人全部杀死,内心有多么憋屈,多么愤怒!
齐国人听到这个消息,更是举国震怒!竟敢灭掉齐国的守卫部队,一个活口都没留,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想干什么?
这是挑衅,是蔑视,是侮辱,是......必须找出真凶,严惩不贷。齐国内部群情激愤,发誓要踏平遂国,杀光遂国人,替冤死的战士们报仇。
眼看多年的努力,转眼要化为泡影,管仲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说服齐桓公,暂时压下心中的怒火。
遂国的后台是谁?鲁国。齐军被杀,鲁国脱离不了干系。
虽然鲁庄公与齐桓公在柯地会盟,赚足了面子,得尽了好处,但是,他对齐桓公的霸业,并不完全信服。作为邻居,齐国吞并鲁国的野心,从未消散,不得不防。
公元前679年的鄄地之盟,齐桓公的霸业得到正式承认,但鲁国没有派代表参加;公元前678年的幽地之盟,诸侯国君亲自参加,唯独鲁国,只派遣一个地位低下的去敷衍。
紧接着,公元前677年夏,就发生了遂人灭杀齐国士兵的事件。
一切都预示着,鲁国,对齐桓公的霸业不满意。
这次王室内乱,齐国没有出兵,或许是不想介入王室内部纷争;或许觉得周惠王自作自受;或许由于各种灾害;其中一条原因,就是受困于遂国,特别是鲁国,必须考虑如何应对,否则连内部的怒火都难以平息。
自从占领遂国,齐国派军队驻守,其实跟灭掉差不多,鲁国也无可无奈何。
柯地之盟后,齐国虽然还给鲁国一些土地,却并没有让遂国复国,故而遂国一直暗流涌动;鲁国某些人心中不服,迫于齐国强大的军事压力,只能保持沉默,暗中却与遂国人谋划复国。
现在,遂国人破天荒的,勇敢的,杀死了齐国的全部守卫部队,这个娄子捅的太大了。按照常理推算,一定有幕后黑手,否则以弹丸遂国,绝不敢如此猖獗。
到底谁给了遂国人如此底气,敢杀光齐国戍卒,史书没有明确记载,但背后一定少不了鲁国人的影子。因为遂国原来一直是鲁国的附庸,被齐国霸占不还,当然不甘心。《东周列国志》认为,幕后主使是鲁庄公的大哥庆父,不知从何而来。
这次事件,让齐桓公愤怒至极,也给管仲刚刚建立的良好环境,以沉重的打击。因为按照管仲的路子,要以‘德’征服四方,武力则是辅助,战端一开,后患无穷。
遂国发生如此重大杀人事件,鲁庄公好像没事一样,也不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
公元前676年夏,戎人袭击鲁国边境,鲁国竟然没有发觉。虽然戎人抢劫不击鼓不敲锣不通知不讲究,但鲁国的防守实在太松懈,没有一点儿警惕性。
鲁庄公听说后,勇敢地率军前去追击,一直追到济水之西,结果是一无所获,没追上。其实,鲁庄公追击的时候,戎人早就撤退了,上哪儿追去?就是故作姿态,走个形式,给别人看看自己的勇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