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阎象、贾诩商量过后,高诚便改了心中之决定。
好在,不论是大将军的任命,还是中枢令的任命,都是国朝重事。尤其是,在将大将军、中枢令、御史大夫抬到三公的地位后,国朝第一任三公,更是要挑选黄道吉日。
很快,宫内便有内臣,来到长安内城的严府,先行一步通知严颜,让其做好准备,等候着封坛拜将的吉日到来。
紧接着,长安城内各处流传的小道消息,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调查司散播的,而有的则是闻风而起,传着传着变了味的。到最后,更有连人都变了的传言。
于此同时,国相府也下达了最后一道政令,征召民夫,往函谷、武关运粮,历时两月。
农忙之前,好多青壮一听是运粮这种轻松活,当即去报了名。反正国朝都明说了两月,那就肯定不会耽误了秋收。
而驻扎在司隶校尉府境内的各支主战部队,也纷纷调动,向长安云集。
六月一十八日。
周王向国朝诸府、寺、台、署、司下达诏命,增置大将军府、宪台、侍中台,以大将军、宪令、侍中令为主官,各置掾属。改国相府为中枢府,提御史台为御史府,各级掾属依职司作调。予御史府、廷尉寺新置职司,加置掾属。
又责黄门,奉诏命往严府、阎府、蔡府去宣诏。
拜严颜为大将军,拜阎象为中枢令,拜蔡邕为御史大夫。
三人奉诏,沐浴更衣,出南城。
高诚亦引宫内诸内官、羽林、虎贲、诸郎,会中央官署百官,及外府三府、三台、十寺诸多掾属,同出安门。
至坛台。
甲士相围,百姓观拜。
严颜、阎象、蔡邕,早已来到,于侧静候。
随即,先登将台,高诚于万众之下,亲自宣读诏命,拜严颜为大将军,授大将军印绶。严颜三拜而受,叩谢天恩。
又登相台,拜阎象为中枢令,领尚书事,率百官朝政,授中枢印绶。阎象亦三拜而受,叩谢天恩。
最后,登御台,拜蔡邕为御史大夫,纠察国体,肃正纲纪,授御史大夫印绶。蔡邕三拜而受,躬谢之。
随后,会三公,临制北台,观三军校武。
第一军由新晋军将杨秋、副将马玩统帅,全军一万六千余将士。第三军由军将赵衢、副将薛兰统帅,全军一万六千余将士。第五军由军将徐荣、副将裴羲统帅,全军一万六千余。第六军,由军将樊稠、副将贾逵统帅,全军一万六千余将士。第八军由军将周瑜、副将庞德统帅,全军两万两千余。
以及京畿守备军由军将士孙瑞、副将第五儁统帅,在京部曲五千二百人。羽林军由羽林中郎将姜叙统帅,全军两千余骑。虎贲军,由虎贲中郎将杨阜统帅,全军两千余甲士。又有光禄勋宋斌,引宫禁、诸殿郎士,千八百人。卫尉卿夏育,引长安诸城门都尉、缇绮、执戟、武库、仓廪、诸府、台寺守卫,四千二百人。
最先校阅的便是羽林、虎贲、光禄勋所属、卫尉所属以及京畿守备军。
羽林、虎贲及光禄勋所属,自是不用多言,都是南北宫禁卫,即便真是战斗力可能没那么高,但光那副扮相,就没人会小觑他们。
而大周不设执金吾,由卫尉执掌内城、外城及诸寺、府库、门禁。连同着常驻长安的京畿守备军一部,这些兵马倒也看的过去。总归,队列走的还算不错。毕竟,长安诸卫,那可是大周军方的颜面。
随后,五军主力,由西向东,列阵徐进。
八万余众,齐齐而动,声势浩荡,引人瞩目。
高诚携三公,同伫高台,环目望之。
唯见西面连天所在,皆是军阵相倚,甲士成群,旌帜连幡似海,赤红滔天。
正规军一动,早就等待着这一刻的百姓们,纷纷围观欢呼。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