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芳终于办完了小队、大队、公社同意使用农船外出营运的三级证明,她乘坐着队里那原来闲置的水泥船,陪着三个小叔子,来到海通市高墩圩桥堆场。在李大爷的鉴证下,三位小叔子与堆场签订了营运协议,开始了水路运输。
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三个小叔子囿在生产队,除了有力气能干活外,其它看不出他们有什么能力。然而,外出搞运输后,挣钱快不说,对外交往还挺有能耐,他们很快认识了不少人,并建立了联系。除了堆场的任务,其他还掌握了一些客户,活儿做不完,钱挣不完。
他们把所挣的钱都集中到一芳那里,让嫂子张罗着盖房子。他们还利用运输的便利,为家里组织了不少免费和廉价的建筑材料。也就一年多功夫,他们就分户盖起了同样的瓦房,各自都找到了心仪的女娘。
对老任家新娶回的三位女娘,一芳可没有让她们闲着,个个都干起了绣花的活儿。
老任家脱贫了,正在往致富的路上走。可是,一芳瞅着生产队的人们,仍然按照队长的要求,在农田精耕细作挣工分,过着贫困的生活,心里不是滋味。她想为大伙寻找一条脱贫的路,于是就找队长汇报自己的想法。
队长说:“吴一芳,我知道你文化高,脑子好用。你自己绣花也就算了,念你男人不回家而独守空房,让你消磨消磨夜里的时光;你说要让三个小叔子去运输也依了你。你可不能再给我出难题,如果把其他劳力鼓动起来,到时候农活谁来干?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队长,这个不矛盾,田肯定是要种的,要不然吃什么?但是大家都围着一亩三分地转,分配水平怎么能提高?群众一年能吃上几次肉?”一芳据理力争的说。
“你年纪小不懂,二十多年了,大家就是这么过来的。”队长用长者的口吻说。
一芳无语,再和队长谈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她又想找大队书记谈谈,左思右想觉得也不妥,他是个雁过拔毛的人,哪可能主动为群众想?唉,这类人只唯上只唯己,想让他们带领群众致富难呐。
不多想了,没有组织的力量,一芳也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女人们学习绣花技术,这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大家都绣起来了,销路怎么办?社员们是赚得起赔不起的。想到这里,她犹豫起来,还是去韩桥市场考察并向秀珍请教一下吧。
秀珍告诉她:“应声在白龙港当书记,带了一批干部来参观,把所有女人都组织起来,让我去培训,现在他们的绣品和我们的一起出口。这个应声真厉害,白龙港是个远近闻名的光棍大队,这顶不光彩的帽子被他摘掉了。”
应声振作有为,让一芳很心慰。
她对他的能力和魄力钦佩不已。他应声能带领一个大队的人脱贫致富,我吴一芳连一个生产队的事也办不了吗?在她的心中,又与应声较起劲来。
通过考察,她得到了一条重要信息,韩桥市场以及外贸公司,对绣品和床上用品的需求量很大,供不应求,这是一个极好的商机,机不可失啊!
她的三个小叔子自己挣钱了,但是没有忘记嫂子一芳的话:“你们用的是队里的船,自己挣了钱可不能忘记乡亲们,也要为他们挣钱找路子。”他们利用朋友的关系,抽时间走访了不少企业,为生产队的男劳力找到了不少赚钱的活儿。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