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湖广巡抚(1 / 2)宇文郡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从湖广巡抚方孔炤被杨嗣昌咨令移驻到襄阳后,他的心情就极度糟糕。按理说,他和杨嗣昌家算是世交,又是杨嗣昌的长辈,杨文弱理应叫他一声“老世叔”。但杨嗣昌仗着圣眷在身,为人极度跋扈,谁也不放在眼里。

杨嗣昌完全是口惠实不至,嘴上一句接着一句的老世叔,实际上简直将他方孔炤当成了奴仆一样使唤。方孔炤以右佥都御史衔巡抚湖广,官位虽然没有杨嗣昌的督师阁部高,但也是朝廷的封疆大吏,岂是他杨文弱的家仆!

他对杨嗣昌在朝中倚靠圣眷,倾轧异己,极为不满。便趁着曹操在兴、归间大肆猖獗,署理荆州道的冯上宾屡屡告急之机,主动请战,离开了襄阳,将行辕移到了距离前线更近的荆门。

方孔炤忙于远离杨嗣昌,摆脱杨督师的钳制。行色匆匆,只带了二十几个随从家人和自己的侄子方以仁,便直奔荆门指挥军事去了。

方以仁是方孔炤弟弟的儿子,也桐城方氏中其他杰出的子弟方文、方以智等同龄人共同兴办泽社,还参与复社的党社运动。他在崇祯初年中秀才后,于崇祯八年时,在老家桐城经历了那年发生的桐城民变,因此痛感国事日非,废举业,游天下,学习了不少兵书策略,勤于戎事。

崇祯十一年满洲人破关攻至济南时,方以仁正在济南姑父张秉文家中做客。他亲身参与战守,济南城破后匍匐于死人堆中得免,因此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这才让方孔炤带在身边,参与楚兵的赞画之事。

方以仁在崇祯十一年的济南之难后,逃归南方。他发现自己寄望极深的党社众人,浑然不觉满洲铁蹄的威胁,浑然不知大明江山的倾颓在即,犹自醉生梦,甚至还有闲暇图谋以金钱运动庸人周延儒复相。

方以仁大为失望,乃西游武昌至伯父方孔炤军中赞画,为楚兵的作战积极出谋划策。他本来对传闻中深得圣眷的杨嗣昌十分钦佩尊崇,可在襄阳短短数日间的相处,又让方以仁感到杨嗣昌性格偏激,实在难以与之共事。

他在方孔炤之前,先到荆门布置行辕衙门公署,带着几名方孔炤自桐城老家带来的家人,将厅堂布置得充满江南风韵。

方孔炤到荆门后,便在荆州道冯上宾的陪同下,轻车简从,直接到行辕办公。他过了大门,一走进衙门厅堂中,便感到了一派清新自如的家乡气息。方以仁短短几日间,便在行辕的庭院中,移栽了各色的竹树和梅花——他本想凑齐梅兰竹菊,只可惜天气不适,仅凑到一半。

庭院边上,原本结冰的池塘旁,方以仁还调来了驻在荆门和宜都附近的楚兵,让他们星夜加急,修筑好了一间草亭。虽然正值寒冬,但草亭周围还是竹树繁盛,亭边排列众多盆花,亭上则挂着一匾“草堂”二字。

草亭两侧,则悬有两联诗句,是青藤老人徐渭徐文长的“泼葡萄图题诗”。这两联诗,笔势纵横奇崛,非常奔放,水墨淋漓,方孔炤一看便知是出自方以仁的手笔。

站在方孔炤边上的署荆州道冯上宾慢慢念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文长公问学盛唐,杂取南朝,诗文真可谓性灵。放浪曲蘖,恣情山水,当其放意,平畴千里;偶尔幽峭,鬼语秋愤。这两联诗正合潜翁之志,乐山真是采句妙手。”

署荆州道冯上宾不称呼方孔炤的官职抚台,而是以方孔炤的表字潜父,尊称他为潜翁,显示了两人十分亲密的关系。他口中所说的乐山则是指方以仁,方以仁的表字为乐山,号愚公——这桐城方氏的一对叔侄,一个字潜夫,一个号愚公,都有几分以混同世俗为羞的意趣在。

方孔炤对侄子方以仁短短数日间做出的布置极为满意,他抚须含笑,说道:“乐山坚强自用,视青紫如粪土,用心吏经,真有雄深敏妙之意。”

桐城方氏的家学就与其他晚明士人世家不同,更为看重实学。方以仁经历过济南之难,平常更是留心于军务和杂学,只是布置一下行辕,对他来说自然如拾芥一样简单。

“伯父言重了。荆门城小,行署破败,住此败敝蜗庐、搂裂草具,又如何能从容若定、用兵灭贼呢?”

“好好,乐山,你留学情殷。待伯父平灭兴、归之贼后,一定设法为你安置一处妥当的位置,使你能够尽施实学长才。”

荆州道冯上宾扶着方孔炤的左手,陪同他进了衙门堂厅,说道:“乐山一同来参赞军事吧,曹贼之势极为猖獗,还要你多多出谋划策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