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热闹、跟着跪地的人不可谓不多,夏晏清这里三呼万岁,磕头领旨,那跪地的数不清的吃瓜群众也开始了询问和议论。
没听懂的人询问圣旨那些话的意思,听懂的人则向身周的人作出解释。
还有周围好多个身位没一个听懂的,却在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着猜测。
如此多的人同时发声,虽然都是低语,可那效果也绝对是杠杠的,足以听得人脑子发懵。
造成这种状况的小刘公公,一点儿没觉得他应该对圣旨内容做出解释,他等夏晏清爬起来,把圣旨接过去,才乐呵呵的回身招手。
随着他的手抬起,几个随从同时动手,把匾额上的红绸扯下。
写着“国之重匠,兴国利民”八个烫金大字的紫漆牌匾现身,又引起围观百姓的一阵惊呼。
有很多识字的,在圣旨中本已听过这八个字,这时再亲眼看到,那种不寻常的感觉更加清晰起来。
看热闹的人多,其中就有做工匠行的,听着人们的议论,看着那赏赐给匠人的牌匾,心中莫名激动:“原来咱们匠人也有被皇上看中的一天啊,皇上圣明,果然是明君啊。”
声音之大,把夏晏清听得嘴角直抽抽。这话说的,毛病大了啊,难道皇帝不看重工匠,就不圣明了吗?那历朝历代的皇帝又怎么说?
好在那人旁边有相熟的,推他一把:“做什么梦呢?人家那是看重研究出新行业、做出新工具的人。你想有这么一天,那得重新投胎,重新学过才行。”
前面那人犹自不觉自己说话有问题,梗着脖子回道:“我家小二聪明伶俐,我这就教他在木工行下功夫。天底下多少工具都是木头做的?没准我家小二也能鼓捣出提高民生、增强国力的工具呢。”
群众类似于这样的议论很多。贫苦人家的孩子长大了,没钱上学,多是在外面做个小伙计,或者找个师傅,学个什么手艺。
做工匠的,历来没什么地位,也就是赚个糊口钱。
现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有了皇上和朝廷的重视,工匠有可能是有前途的吧?
看看那些读书人,十年苦读的束脩、笔墨纸砚的花费,那得有多少了?再看每年参加科考的人,乌泱乌泱的进去那老多,能考中的又有几个?
跟师傅学手艺就好多了,有出息的,说不定能被朝廷奖赏。就算没有大出息,那也能凭手艺挣口饭吃,不冤。
大片大片跪地的人,一边爬起来,一边议论着散开。
乔辰生带人上前,把那块硕大的匾额接过来。
夏晏清对着刘公公等几个连道辛苦,把他们往里面请。
自从知道皇帝会下旨,并御赐牌匾,吉水巷的夏家和清韵斋窑场两方就都在做准备。
只不过昨天得到确切消息,宣旨地点定在作坊这里,才又着力把这里再规整一番。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