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多问为什么,原因在那明摆着,李家属于世家,世家之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对他们来说,当官很简单,但做官当然要当文官,对于武官这样的浊官,没几个人瞧得起它,虽不能说厌恶,但轻视是一定的。这种心态是世家的通病,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是这种想法。
因此,李康已经准备好了长篇大论,到时和李均好好说教说教一番。只要能得到李均的支持,从军后的一切就都好办了。
除此之外,李康要入伍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年龄问题。隋朝以二十一岁为丁,那时才能参军,不过这对于李康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大麻烦,解决它不成问题。
总的来说,只要过了李均这一关,一切就OK了。
在准备好了后,李康在大业六年二月十一日找上了李均。
“父亲”李康喊到。
听到李康的声音,正坐在院内闭着眼睛,享受婢女伺候的李均睁开眼,对着婢女挥了挥手,示意她们退下。
“坐吧”李均指着他对面的位置说道。
“谢父亲”李康答谢一声后,来到李均的对面的那个桌案旁席地而坐。
“难得你这阵子没有离开府里,不错。”李均看着李康眼里带着欣慰之色说道。
“前番离家甚久,有劳父母大人挂念,使亲人担心,是孩儿的过错。”李康回答道。
“嗯,不过东都乃天下繁胜之地,此一行还是值得赞赏的,不知我儿可有何所得?”李均微笑着问道。
李康想了一下后,说道“洛阳之地,聚天下之灵,地势奇伟,龙气汇聚,朝廷以洛阳为新都,确实乃不二之选。新都即成,天子召天下富庶之家居住洛阳,其后朝廷诸公共聚,使得洛阳城内繁华远超前代,天下商贾云集,名士汇聚。一国之都之大气,自不必言论,临其境自可知之。”
顿了一下后,李康接着说道“孩儿此次洛阳之行,略有所得。其一:识东都知天下之广阔,见高门知前路之遥远。其二:孩儿此次洛阳之行结识了几位青年才俊,从他们那里受益匪浅,也使得孩儿更加视野开阔。如蒲山公李密,字法主,其人谋略过人,学识深厚,极善兵书。又如卫尉卿李渊之嫡长子李建成,也是谈吐不凡,见识独特。”
对于李建成这个人,李康这次去洛阳确实见过他,不过并没有谈过话,只是一次和李密一起去参加一个宴会的时候,碰到过他,远远地听过他和其他人的交谈。从他的话语中不难听出,李建成确实是很有学识和见识。
李均听完李康的话后,抚着胡须大笑道“好!不枉离家半年之久,能以有此所得已然不错。”
“父亲大人所说甚是,能以有这么多的收获确实令孩儿欣喜,东都实乃聚集天下之人杰,虽是短短暂住,可收获依然惊人。”
“嗯,好了,不说这些了,康儿呀,你今天来的正是时候,我有一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
听到李均的话,李康一愣,不知他要和自己说什么事情,接着开口道“父亲大人有事要找我?正好,我也有一件事情想要和您商量。”
说完,李康看向李均,发现他这会儿脸上一直都是笑眯眯的,好像是有什么大好事,心情不错的样子。听到李康的话后,李均点点头道“哦!你有何事?先说吧。”
看李均心情不错的样子,李康也就壮着胆子开口了“父亲,自当今天子继位后,朝廷用兵不断,接连取胜。还有,这几年朝廷徭役颇重,使得大批百姓逃亡,天下盗匪从生,四海不宁,乱象已生。若长此以往,必将生乱。我河北之地,这几年来徭役最重,可谓已经片地不宁,将来必首当其冲。”
说到这,李康看向李均。李均见李康看来,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大业年间以来,河北之徭役之数远超其余各地,且徭役繁重无比,服役者死伤无数。为躲避朝廷的徭役,百姓流亡无数。为父身为本县县城,自知义丰之现状。如今,本县逃亡之百姓已有千人之多,周边盗匪无数。”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