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之时,民团的规模已经达到了四百余人的规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小吴庄的乡民,只有很少一些来自附近的其他村庄。
这些人穿着黑色的“军服”,每日里拿着扎枪列队操演,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但张启阳却非常清醒的知道一个事实:这些民兵的战斗力基本为零。
这些乡民之所以加入到民团当中,成为一名“光荣”的民练,绝不是因为他们心怀保家卫国之心,而是为了贪图那点谷子和盐巴。
现如今的小吴庄民团规模不小,但却没有进行过系统化的训练,除了能够列出一个还算能看的队列之外,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如果强要说这些所谓的民兵和一般的乡民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他们已经拥有了最基本的组织度。
按照张启阳的编派,每五个民兵为一伍,五个伍为一旗,五个小队为一队,五五进制就是小吴庄民团的基本架构。
现在的小吴庄民团总共有四个队,但每个队之间却相差极大。
因为是自由组队,人们总是本能的靠近关系最亲密的人,于是乎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些数量众多的父子兵、兄弟兵会很自然的组成一个最基本的战斗单位—伍,各个伍之间又会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组成一个旗。
彼此之间都是非常亲密的血缘关系,有些甚至根本就是同一个宗族之内的子弟,这种状况在正式的军队当中根本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话士兵们会各自抱团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团体,其实这是非常不利于管理的。
按照一般的规则,旗长、队长这样的基层军官就是应该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健者,但小吴庄的民团却不是那么回事儿。
几乎所有的旗长、队长都是年纪非常大的老者,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位年近花甲而且瘸了一条腿的六叔竟然成了第三大队的队长。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状况,就是因为张启阳从来都没有指定过任何一个军官,而是让民兵们自由推举。
如此一来,那些德高望重辈分很高的老者或者是宗族的族长,就顺理成章的成为民团的军官了。
须发花白的老者成为军事长官,领导着一大群年轻的丁壮汉子,依靠的根本就不是令行禁止的军规,而是个人的威望,这绝对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是一种隐患,但张启阳却一点都不在意,甚至没有做出丝毫改变的意思,而是听之任之。
来自小吴庄的乡民们根据各自关系的远近组成了三个队,基本都是齐装满员的大队,其中充斥着父子、兄弟、叔侄、宗族、乡邻等等这样那样的私人关系。
只有一个大队是个例外。
民团的“丁字”大队规模最小,只有五十多个人,人员数量不及其他大队的一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非常不均衡的现象,就是因为这个大队不是来自小吴庄,而是来自临近的村子。
张启阳出钱出粮招募民练,本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挣几升谷子”的想法,临近村落的一些人也加入到民团当中。
这些人理所当然的被小吴庄本村的乡民视为“外来者”,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排外心理”,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队伍中出现陌生面孔,所以他们就只能自己组成了一个残缺不全的队伍了。
“咱们小吴庄民团已经成立整整一个月了,我很想知道大家训练的到底怎么样了。”面对着一大群穿着黑袄捏着扎枪的民兵,作为最高长官的张启阳面带微笑的说道:“当兵吃粮天经地义,这个月的谷子和盐已经发到了各位的手中。吃粮当兵也是不变的道理,既然诸位吃了我的粮拿了我的谷子,总要有个当兵的样子。我准备让安排一场演习。”
“小公爷……哦,不,张大人,啥叫演习。”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头问道。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