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迁都筹划,太子出巡(求订阅!)(1 / 2)729仓库管理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汴梁乃豫州之分野,天地之中枢,八方之冲要,腹心之重地。

其名曰大梁、曰梁州、曰汴京、曰汴梁,历代更改不一,可谓巩固金汤亿万年之地。

自开封府出发,向东可以控制齐鲁淮扬,向西可以控制陕川西域,向南可以控制湖广两江,向北可以控制草原瀚海。

豫州平原,实在是盛世之基。

然而若是恰逢乱世,此地也是最先遭受灾患之地。

北宋定都汴梁后,无法收回北方幽云十六州,终北宋一百六十多年历史,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巨大的北境防御压力。

元朝是草原部落起家建立的政权,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立元朝以后,定都元大都。

对于北平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出现了“地势宽厚,关塞险固,总据中原之夷旷者,又莫过於燕蓟。蓟燕左环苍海,右拥太行,内跨中原,外控朔漠,宜为天下都会”的说法。

元朝定都北平,能够同时兼顾中原各地、辽东各地和蒙古各地,这是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具备的。

不仅仅是元朝,后来的清朝定都于此,也是类似的原因。

而对初生的大明来说,定都北平,实在是有些过北了,难以照顾到南方诸多省份。

在元朝统治时期,开封府成为了河南江北行省的省会,开始了自己元明清三朝的省会生涯。但是,事情总有变数。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1351年,中原、江淮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天下震动。

1355年,韩宋政权建立。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1358年,红巾军攻克开封,成为了韩宋政权的都城。

这一时期,朱元璋属于韩宋政权的一部分,朱元璋最后的爵位是“韩宋政权的吴王”。

朱元璋先后攻克了安徽、江苏部分地区,在南方各路群雄中迅速崛起。

随后的几年时间内,朱元璋先后消灭或者兼并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等枭雄。

基本上控制了整个淮河以南地区,在经济、人口等各个方面,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

与此同时,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率领25万明军精锐北伐。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占山东、河南大片地区。

最终,明军攻克元大都,元朝势力退回了北方草原。

朱元璋早在数年前,就曾经下令将开封府定为北京,意图重新经营。

洪武元年时,为了统筹北伐,朱元璋还亲自前往开封坐镇,指挥前线数十万明军将士,并且考察开封城。

当时开封城,经历百年的荒废,城墙、基建都已经残破不堪,不能直接作为都城使用,甚至连省城都不太合用。

洪武二年时,朱元璋便下旨新修开封城防以及各类基础设施。

但是当时大明面临北元的军事压力还比较大。

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认为定都开封,无险可守,若是北方敌人南下,身处平原的开封城,将会难以抵抗敌人大军。

再现当年靖康之耻的情形。

经过洪武三年、洪武五年的两场北伐战争,明军一战而定南北。

北海以南,长城内外,再无胡患。

中原之内,华夏九州,百年之内,再无大战之忧虑。

于是,朱元璋又开始思考迁都。

“标儿,你觉得开封、洛阳、西安这几座城市,哪座城市作为咱大明的京城,会更好上一些?”

朱元璋右手持一柄玉如意,在悬挂于乾清宫寝殿墙壁上的硕大舆图上点了点。

这幅地图,是今年朱元璋下诏,令兵部、吏部、吏部以及天下诸藩一同绘制而成。

囊括了截止洪武八年六月,天下各地的山川形势,州道府县,藩王领地。

东起鲸海的双城卫,西至秦藩探索最远的七河重镇撒马尔罕。

北抵苏武牧羊的北海,南临东坡作诗的琼崖。

用日影测距,南北纵长六千余里,东西横长九千八百里。

望着这幅长宽超过三丈的巨型地图,朱标内心感受到巨大压力。

这是一个国土堪比汉唐的辽阔帝国。

即使仅计算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各个州道府,疆域基本同盛唐的核心统治区相同。

自己真的能够接手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嘛?

“父皇,若是从山川形势来看,西安、洛阳二城,皆有山川河流之险要可据守。”

朱标思虑片刻后,开始给出自己的答案。

“但若是从天下通衢、水路转运便利来看,西安、洛阳二城便远不如开封来的便利。”

“自盛唐衰退后,依托黄河、大运河之水路,天南地北的货物皆是转运开封后,再转运洛阳、长安。”

“此中种种,无非是运输便利罢了。”

“利用水运,每年各地押送的税粮损耗,也能够减少许多。”

实物税的弊端之一,就是损耗过大。

尤其是粮食税,除了一部分留在州府的粮仓,很大一部分都要押运到京仓。

粮食运输,若是路上都是晴天还好说,若是遇上雨天,粮食淋了雨,不少都要变质或是发芽。

尤其是麦粒,遭了雨淋,很快就会生出绿油油的麦芽,无法再食用。

而水运的速度和运载量,都要超过陆运许多。

一艘两千料大船,就能够装下几百辆大车才装得下的粮食。

这也是为何自唐以后,历朝历代定都多在水利交通便利之处。

即使是定都在北方,也要开凿一条便于运输粮食的运河。

朱元璋用玉如意,在地图上的黄河中段划了划。

显然黄河的问题,还是让他感到忧心。

此时的黄河因为占据着淮河故道,沿线有不少支流补充,在开封以下位置的水流还算充足。

即使是在冬季,也较少出现断流的情形。

但是黄河河床过高,时常出现水患的问题,也让朱元璋不太满意。

“樉儿近日发回的文书,标儿可曾看过了?”

“二弟的构想确有可取之处,花上几十上百年功夫,说不准真的能够解决黄河泥沙的问题。”

这一类文书,一直都是朝廷看一遍给出意见,朱元璋再看一遍做出决定,朱标最后看一遍学习一番并进行审核。

可以说,朱元璋正在手把手教导大明的继承者。

“不过黄河治理花费如此巨大,以秦王府的财政,真的能支撑的住吗?”

朱樉和安然关于黄河治理问题的协定谈妥之后,自然也是向朝廷汇报了一番。

随后京城之内,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