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南棒国电影《我能说》,主角就是个老太太,抗战时期被小日子的军队抓去做了慰*安妇,九死一生,最后侥幸得活。
一个旧时代的受害者,却顶着别人的不理解和白眼顽强活到了现代,一直没有结婚,无儿无女,性格古怪,但实际是面恶心善,一个十足的热心肠。
这部电影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影片里的罗奶奶的原型就是李容洙老人。
李容洙少岁时被小日子军强征成为慰*安妇,从棒子国被送到湾湾新竹的慰*安所,在里面被强迫为小日子士兵提供X服务,在二战结束后从湾湾返回棒子国家乡,直到1992年公开慰*安妇身份后,便在美日韩各地积极投入慰*安妇人权运动,成为南棒国慰*安妇人权运动代表性人物之一,晚年还拿到法律硕士学位。
07年的夏天,迈克·本田曾在漂亮国众议院通过小日子政府向二战慰*安妇道歉的“慰*安妇决议案”提案(HR121),李容洙出庭作证。
07年6月26日慰*安妇谢罪决议案以39票赞同,2票反对通过了下议院外交委员会,同年7月30日全票通过了下议院,这是国际社会第一次公开承认小日子慰*安妇事件。
当苏浩决心把这部电影改为汉化版,他对这个角色的第一反应,就是邀请李铭启老师来出演!
容嬷嬷扎针,堪称一代人的童年阴影!
但实际深究下来,容嬷嬷只是一个深宫大院里的正常人而已,她的一切行为逻辑都是普通人能理解的。
相反年纪越大,是越不理解小燕子、紫薇那伙人的脑回路,整个一帮精神病!
更何况,过去二十年,才发现容嬷嬷是好人,因为她扎针的对象都是坏人!
另外,李铭启老师还有一部《家有九凤》,里面的初老太,演技在苏浩这里是封神的存在!
苏浩唯一摸不准的就是,不知李铭启老师会不会愿意接拍这部电影。
毕竟电影虽然用喜剧的外壳包装,但实际内核是异常的冷酷,李慧云(韩版罗玉粉)老人年轻时遭受过地狱般的折磨,靠着乐观的性格和对友人承诺坚强的活了下来,但身心上的伤害伴随了她的一生!
好在,李铭启也是生于旧时代的,打她幼年记事起,家乡还是在伪满政府的统治下,她是亲眼见过小日子军队的残暴行径。
11岁时其父亲去世,为养家糊口还进厂做了童工,空闲的时候她就唱歌给自己解闷。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凭借自己清亮的嗓音成为安东铁路抗美援朝宣传队的一员。
后来是被铁路文工团选中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她的的声乐老师是一位前苏联来的老师,对她很严格。两年后,李铭启晋升到京城中央乐团,改演话剧。
这一演就是将近四十年!
因而李铭启的戏路无比宽广,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都市的还是乡村的,无论是悲剧的还是喜剧的,李铭启都能演,而且取得成功,因此有“百变老太”之誉,被称为“华国大陆电视荧幕常青树、老戏骨”。
人未到,声先到,朗朗的笑声是她一贯的特点。
尤其演坏人能让人恨得牙根痒痒,实在是在少时就见过那种人面兽心的畜牲。
李铭启老师答应出演这部电影,那电影就成了一半!
“浩哥,《我能说》的演员差不多都选好了,导演那边你找好了吗?”杨蜜继续问道。
《我记得》这部电影的内核是“勿忘国耻”,但这些年出来的电影导演,尤其是第六代那帮货,还有几个心里记得这个词的?
一个个的都记成“华日友好”了吧!?
特别是陆钏那货,目前在拍的那部《金陵!金陵!》,本来号称是60年国庆献礼片,讲的“金陵大屠杀”,全国人民都对那部电影抱有极大的期待。
结果未想陆导不是憋了个大的,而是拉了坨大的!
一个华国导演,却站在小日子士兵的角度拍一部反战的电影?!
这尼玛是正常人的脑回路!?
所以为了能精准表现出本片的内核,苏浩得找一个靠谱的导演。
“这次《触不可及》的功劳一半在龙叔,一半在许鞍哗许导那儿,可惜没能让许导拿到最佳导演银狮奖……”
“所以浩哥你是想让许导继续接拍这部电影?!”苏浩这么一说,杨蜜就明了他的意思了,“可许导能同意吗?”
杨蜜的担忧不无道理,你道许导为啥一辈子都不结婚?
许鞍哗名字里的“鞍”字是因为她出生在内地辽省AS市,而她的父亲原是果党文书,母亲则是二战后滞留华国的小日子国人,许鞍哗的祖父母为了免受亲戚朋友歧视,只说她是东北人,许鞍哗15、6时才知道母亲的真实身份的。
其后,许导一直与母亲住在一起。
而她选择一辈子不结婚不生育,恐怕也是存了不想把那国的血脉传下去的心思……
“那让许导自己选择吧,”苏浩说道,“不过我想许导应该会的。”
……
“浩仔,你怎么才把这个剧本拿给我?”许鞍哗嗔怪一声,“这么好的本子,还怕我不肯接不成?!”
苏浩一脸愧疚,“许导,是我想多了。”
“哦,我知道了,你是怕我有心结?”许导爽朗一笑,“放心吧,我都这把岁数了,还有啥看不开的?”
“那……”苏浩看着她,正色道,“许导,这部电影拍摄地我想放到内地辽省,但却是现代的辽省!”
“现代的辽省吗?”
许鞍哗闻言一怔,缓缓地,神色莫名,“我知道了,有些时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就在06年元月,许鞍哗导演携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剧组来到辽省AS市,拍摄影片中东北部分的场景。
这是许鞍哗阔别出生地近60年后,第一次回到故乡。
她在拍摄期间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坦诚表示,自己对故乡的印象已经十分模糊。
这次借着拍戏之余,来一次寻根之旅。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一部底色辛酸的喜剧,拍摄时,许鞍哗与影片中姨妈的年纪相近,出走的姨妈最后选择回到东北,既是一种剧情需要,也像导演给自己找到一个回望的机会。
斯琴高娲扮演的姨妈居住的房子,位于一片旧式单元楼里,楼外、天空和街道都是饱和度不够的灰色,像斑驳褪色的帆布,人和车经过,帆布像被从底部撕开,又迅速被缝回原样;室内的灯光总是很淡,墙体的颜色反倒更深,仿苏联式的审美仍顽固地出现在日常里。
但镜头捕捉到这些破败的现实,逼仄的生活,在那个城市中,早已无人在意。
影片在鞍山的拍摄周期只有十天,导演许鞍哗为了找到那种几家合用一个厨房的房子,用了更长时间。
在那时,许鞍哗和剧组的到来在当地是一个不小的事件,这是那座城市第一次有香江导演取景,在一个当代题材的剧情片里,被一个完全不同的外来视角记录,电影这个在当时的东北已经边缘化的娱乐,忽然勾起了一座城市的期待。
只是07年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上映,人们的期待迅速落空,在互联网与媒体上,东北观众的评价多是负面——理由相近,观众觉得东北在这个电影中被丑化。
粗俗势利的人情,肮脏破败的建筑,非但不是东北风貌,还是一种刻意的矮化。
有观众在网络上指责导演,比如说影片选取了鞍山最破落的样子,那么多繁华的区域为什么不去拍摄?
事实上,许鞍哗对故乡的视角非常精准,电影里有那座城市的底色,姨妈曾经逃离的,又主动回归的都是同一个地方,那里一成不变,只是从盛年走向了衰老,曾经的荣光早已不在。
后来15年,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喜都举办了许鞍哗作品回顾展,选取了许鞍哗职业生涯里的重要影片,但唯一一部与东北相关的电影《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没有在列。
实际在众多与东北题材有关的电影里,《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是少有的既不迎合外部集体情绪,又不刻意讨好东北生活经验的电影,它所留下的思考空间足够宽广。
苏浩承认《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其实是部好电影,但那种破败的城市形象可不是《我记得》电影需要的。
相反,为了表现出现代生活与旧社会的天差地别,苏浩希望电影里的城市要显得非常现代化。
也就是俗称的“高大上全”!
实际苏浩有想过要不要把这部电影压上几年,毕竟再过几年,国内的发展是一年一个样,尤其现在“新时代四大发明”还没成型呢,国内还没表现出那种令老外们都惊叹的、真实的赛博朋克的感觉。
不过想了想,发觉来年实际是个难得的好时机——柏林电影节遇冷,入围影片都没啥太过优秀的,不去白不去!
而且他可是想着狙击陆钏那部《金陵!金陵!》,让大家知道什么才是华国人应该看的反战电影!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