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1 / 2)与东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始终云里雾里的常遇春,在见到季秋拿出的这张图后,终于回过神来了!

“是啊!上位!“

“这地方不是说能年采白银几千万两吗?”

“只要把这地方拿下,咱大明再也不用为了钱的事情发愁了!”

“俺还真想看看嘞,这地方瞅着也不大,咋能有这么多白银啊?”

“难不成,这地方,真就是银子做成的?”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大明东边那个弹丸之地,还真是一个坐落在银山之上的国家!

在十六世纪,倭国的白银年产量便已高达几百吨,占据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哪怕是在后世,这样的白银年产量也非常出色,差不多是排名第一的国家,年产量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要知道,这可是在工业化开采,外加现代冶炼技术的加持下,才能达到的产量!

倭国的白银储量之丰盛,由此可见一斑。

并且倭国的银矿区域位置,相对集中,极其适合开采,同时伴有大量的金矿。

哪怕是保守估计,倭国向明朝输入的白银总量,也在上亿两之上!

这还仅仅是通过贸易输出的白银,有相当一部分的白银,仍留在倭国境内流通,或是通过海上航线,被送到了欧洲。

而现在,这片“宝地”,还是一片未经开发的处女地。

要等到一百年之后,倭国的采矿业才算是形成规模,依靠对外输出的白银开始了蓬勃发展!

说句实在话,哪怕没有那些来自后世的国仇家恨,季秋也觉得,非常有必要拿下这片“宝地!”

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这种在眼皮子,并且开发起来非常容易的国家,该拿就得拿!

“圣上!”

“臣虽然不愿意扫兴,但还是想问一句。”

“这世上,真有能够年采白银上千万两的地方?”

“臣...臣实在难以相信!”

哪怕刚被朱元璋恐吓了一顿,李善长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问了一句。

说实话,不光李善长不信,就连朱元璋也特么不敢相信!

没看过去这么久,朱元璋都没有找季秋再打听过这图上的内容吗?

担心刘伯温吐血,固然是一方面原因。

但更重要的,还是朱元璋觉得,这张图上的内容,着实是有些离谱了...

动不动就是几万万亩良田,上千万两白银...

给人的感觉就是季秋脑袋一热,胡乱填上去的数字!

刚刚朱标已经说了。

大明的银课,也就是白银年采量,不过几万两上下。

这里面可没有一点水分,现在的官员,可没有胆子在这個问题上糊弄朱元璋。

而且银课这点钱,还不值得朝中的官员动心思。

一趟海贸,只要船不沉,便是近百万两白银的收入。

根本犯不着冒着全家上路的风险,在朱元璋的碗里抢钱。

大明的白银年产量暴涨,还是在“收复”云南,交趾等西南地带后,开发那里的矿山,才让大明的白银年产量,上涨到了五十万两左右。

“秋儿,你跟咱说说,这地方,真有那么多白银?”

“就像常大眼说的,这地方瞅着也不大,咋会有这么多白银呢?”

在利益面前,朱元璋并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道出了自己的疑虑。

并且朱元璋还看了刘伯温一眼,见他没有异样,这才继续满是疑惑的说道。

“并且这地方,孤悬海外...”

“白银就算能开采出来,想要送到应天,起码也要半年。”

“海上之事,本就不测。”

“运输便是一件难事。”

“更别说咱还要对此地用兵。”

“巴蜀,云南,尚未平定。”

“草原上又有北元虎视眈眈。”

“哪里还有余力,在海外征伐一个国家,进行一场灭国之战?”

“咱还是觉得,废除钞法,比较稳当。”

朱元璋的想法,很是保守,但不能说他有错。

这仅仅是一国之君,该有的稳重态度。

若不是季秋说此地有白银,朱元璋更是连瞧他一眼的想法都没有。

天朝上国,自有傲气,不觊觎弹丸之地。

但若是有着远超大明的财富,那情况又不一样了。

是以,朱元璋无比纠结,既舍不得这美好的愿景,又担心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季秋见状,淡淡一笑,又往朱元璋的心里,添上了一把火!

“干爹,有没有一种可能。”

“咱们不光能拿下这年产几千万两的宝地,更能为我大明,找到一处有着山川形胜的龙兴之地!”

说罢,季秋便让毛骧取来纸笔,挥毫泼墨,再一次展露了现场画图的本事。

不多时,一副由几十张宣纸,拼凑而出的巨大地图,赫然映于众人面前。

“干爹,您觉得从地势上来说,此地如何?”

顺着季秋的手指望去,便见季秋的指尖落到了一处人杰地灵的地方。

东北平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