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章 问政乡村(1 / 2)乌有大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大齐的父亲如此朴实,令丹初感慨万千。老百姓太朴实了,一辈子逆来顺受。只要给他们一点儿好处,只要给他们口饭吃,他们就会感恩戴德,乃至于心甘情愿地卖命。

华夏数千年来历史,号称盛世者不乏其数。但若穿透历史的迷雾,你就会发现,历朝盛世大多徒有虚名。盛世下的老百姓,只不过是没有战乱,勉强温饱而已。

他不由得告诫自己,若天命在吾,一定要结束明末战乱,要开创一个真正的盛世,让老百姓安享太平,让老百姓温饱,让老百姓过上小康的生活。

丹初难得下乡,遂吩咐村长,找来村中的耄老、王秀才、佃农代表,听取他们的意见。

田间地头条件简陋,众人在一棵大桑树下找了块空地。丹初坐在交椅上,其他人则用马鞍铺在地上。

在场的有乡长,有村长,有军士,有秀才,有耄老,有佃农,算是涵盖了乡村各个阶级。

“诸位,今日我为王大齐家送抚恤银,顺便请大家过来聊聊。不为别的,主要是想听听真话,看大家对着佃纳粮,对设立乡长之职有何看法。永安军驻扎一年,有何功过,大家亦可提出意见建议。”

都是村野匹夫,哪见过大世面?谁又敢在总兵官、征蛮将军面前胡言乱语?

刘淑见状,说道:“大帅平易近人,从善如流,难得来一次四联村。诸位有何意见,有何困惑,正可诉诸大帅。”

女乡长泼辣干练,众人都听过她的名声。村长为一村之长,虽然不领俸禄,不算正式官吏,却有领导村民之权力,亦有服从乡长之义务。

他率先说道:“上面规定,各村山川河泽,皆归官府所有。即便是村民上山樵采、下河捕鱼,亦要值十抽一。敢问大帅,我村收取柴火、鱼虾为税,该如何处置?是否上交乡里?”

这确实是个问题。采樵烧火,民之必需。假若真要收税,一方面落实起来很困难。另一方面柴薪数量太大,就算收上来了,价值不大,也不好处理。

好在丹初机变极快,随即说道:“分两种情况。譬如村民樵采,若所得柴薪自用,免其税费;若所得柴薪卖与他人,正常收取商税,十抽其一。其他事项,不论捕鱼还是采矿,皆与此类似。”

村长连连点头,说道:“谢大帅指点。”

政策制订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总是需要修正和完善。华夏地大物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殊性,更要不时修订政策。

丹初谦逊有加,随即吩咐一旁的秘书郎:“这一点记下来,回去告诉左参军,让他修改完善商税章程。”

秘书郎杨云卿,原是桂林府生员,后投笔从戎,为丹初赏拔,授以秘书郎之职,为丹初所亲信。

“诺。”杨云卿为人细心,办事认真,随即取下携笔囊,拿出纸笔,把丹初的指示简要记录下来。

王秀才一身儒服,意有所动,终未说话。

他是四联村的大田主,也是州学里的生员。至于是考进去的,还是买进去的,已经说不清了。反正有了生员的身份,王秀才相当神气,村民见了他,得毕恭毕敬地喊他一声“王老爷”。

现在,州学裁撤了。永安军搞出了夜校,又搞出了教导队。乡里有了乡长,由总兵府直接任命。村里也有了村长,由村民推举形成。

他这个生员,地位是一落千丈了。

“王先生,你有什么意见?”丹初开口问道,语气甚是客气。

王秀才反倒不好意思了,说道:“回大帅,小人没有意见,但有一事不明白。着佃纳粮后,官府直接向佃户收税,这田属于官府,还是属于田主?”

这不纯粹是在脱裤子放屁吗?文告里说得明明白白,田归田主,租归官府。王秀才还在追问,无非是想从丹初这里得到确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