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手艺的传承人又称为篾匠,要想把背篓编出来,还需要经过多重步骤,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便是破篾。
破篾,就是要把砍好的竹子,剖成小片,变成宽窄薄厚均匀的“篾条”。
破篾要快,让竹片少丢失水分,保持韧性才好编织。
破篾后,也可将篾条泡入水中减少水分丢失。毕竟篾条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
温娴先将竹子锯成三米左右长的竹筒,左右背篓可以多编两个,便把三根竹子全都给锯开了。
锯完后,她才想起来把盐给忘记了。又慌忙在锯出来的竹筒里,选了一根出来,锯出四个小竹筒来。
锯出来的竹筒不仅能用来装盐,还能用来装其他磨成粉的药粉。
所以,这几个竹筒温娴都保留了两个竹节。打算每个竹筒都只在其中一个竹节处,打个直径大约三厘米的洞。
用来装盐的竹筒不必留太大的孔,免得还要费劲儿去找合适的盖子盖上。
不过,她现在忙着破篾,打孔的事儿就交给了夏知。至于清洗竹筒,自会有人去做。
破篾得先将锯出来的竹筒一分为二、再分为四。分出来的大篾条需要剔除内外的竹节,再来均匀细分成食指宽的篾条。
最后,利用大刀,将竹条对剖分开。一根篾条可以开成很多根,可以开成篾青、二黄、三黄等篾片。
但温娴想赶时间、赶进度,便只将篾条一分为二,分为篾青和篾黄。
篾青是竹子外侧那根带青色的皮,而篾黄则是竹子内侧那根。
篾青韧性强,比篾黄更牢固也更美观。但为了节约材料,温娴打算将两个搭配着使用。
温娴从未独立编过背篓,以往都是打下手。
但现在看来,若是编小背篓,估摸着一根竹子也足够,还能编成紧凑型、不留空隙那种。
她打算先处理一根竹子的篾条出来看有多少,最后再来决定怎么编。
等将一根竹子的篾条分出来后,还需要刮青,也就是打磨篾条。
温娴先在腿上垫一块布,再在布上垫一层芭蕉叶。最后将夏知还回来的布条绑在手心上,这才开始小心翼翼打磨篾条。
篾青和篾黄都需要打磨,拿刀打磨掉篾条的棱角,让它摸起来光滑不伤手,这是保证篾条均匀光滑的关键步骤。
将篾条放在腿上,随后把刀比划上去轻轻摁住,再抽动篾条,便能快速完成打磨。
一根篾条通常需要三到四次才能完成打磨,正反都需要。所以,算下来,一根篾条需要照此单独打磨六到八次。
期间,削完竹筷的夏知要过来帮忙,被她拒绝了。
匕首比大刀锋利不少,换成匕首来,恐怕还没刮完,篾条就断了。
不一会儿,江灵灵也拿着半竹筒温开水递过来,小心翼翼道:“夫人,喝水。”
自从有了土锅,夫人都不准大家喝冷水,说是不干净,容易生病,只能把水烧开了喝。
眼下她拿过来的竹筒里装的,便是早上煮完饭烧的水。在锅里放着,这会儿都还有余温。每天烧一锅,省着点能喝一天。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