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四七章(2 / 2)布袋外的麦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才是现实,王安石一针见血。

“这样很可能存在不能凭一役建功的可能呀。”

吕惠卿对于坑北辽没有忌讳。所谓历史都是胜利者记载的,怎样的记载,到时候由大宋朝廷说了算,一个即将不存在的北辽朝廷,不必在意的。

“不。朕以为,北辽这次必须全力以赴。从北辽遣使要求一战定乾坤的诉求来看,平息耶律乙辛内乱,北辽的主要战力损失不会很大,这也是北辽敢以一战定燕云的基础。”

“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北辽朝廷一直在防备,或者说等着我朝的北。当我朝大军北之时,也就杜绝了北辽主力继续回避的机会。”

“即便北辽皇族、后族还有心回避作战,北辽的其他各方势力也不同意。这一战,北辽是否出动主力,不是我大宋在等着,北辽的各方势力都在等着。”

“若北辽皇帝不想分崩离析,就必须在这一战中倾其全力作战。战,或许还有一线胜利的机会,还能继续维持北辽这个随时可能崩溃的集体,若不战,直接就会崩溃。”

“形势决定了,北辽这一战必须倾全力,动主力。关键是,北辽原本的荣耀,也必须在这时候决定作战。”

北辽的后撤,五万骑兵绕后袭扰,一直到如今北辽君王亲征,诸多的因素汇总起来,不难猜测到现在北辽的形势。

平灭内乱是大胜了,同样也造成了北辽的师老兵疲,才有了国朝步步推进,而北辽次第后撤的现状。

从总总迹象看,不管是平息内乱者,还是转战到河北道一线者,都是以除皇族后族以外的势力了。

谁都不傻,又有谁能一直忍让?

一步步的退让,战斗**不强,内部各种思潮频生,导致北辽君王不得不遣五万精锐绕后,想用一次哪怕是小胜,来鼓舞士气。结果不尽人意,再次败北了。

这时候,整个北辽的队伍就有些不稳定迹象了,也就有了亲征这档子事。

压是压下来了,可再退让,恐怕很难维持了······

“对了,四子那边说苏州的一位将领叫什么高什么昌的,原本是渤海国后裔?如今怎样?”

虽然四皇子那边的队伍起不到奇兵作用,不过通过商务活动,倒是在辽东沿海一带拉拢了不少势力,也撺掇了不少事。

前段时间奏报,就提到一位北辽的将领,渤海国贵族后裔,很是有野心······

“回官家,在北辽朝廷平息内乱,挥师南下后,便有些犹豫了。”

犹豫?恐怕是连这边接触都不接触了。理解,北辽是瘦死的骆驼,况且,现在北辽还不到绝境······

“在观望呀!也罢,等这一战结束,朝廷也不需要他的响应了。北辽不允许渤海国存在,大宋也同样也不会设这个藩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