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杨辰,挽狂澜于既倒,再度封赏!(2 / 2)清不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庞烈舟脸色却微微一变,急忙开口。

“指挥使,其实能走到这一步,全因为杨辰,我实在不敢居功!”

“哦?详细说说。”

陈煜也只见过杨辰一面,打听到了博山城概况,但并没有见过战报,也不了解详细内情。

紧跟着,庞烈舟简要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概述一遍,同时还强调了,绝大多数行动计划,都是杨辰定下的。

身旁的军兵们,也在时不时补充。

他们西军有着自己的骄傲,一开始确实看不上杨辰裹挟山匪的行径。

但这段时间下来,杨辰算是把他们打服了,心服口服!

当陈煜听到杨辰那番“兵之形,水之情”的论述时,掩饰不住的流露出惊艳。

这不就是自己一辈子带兵的心得吗,但从未概括的如此精确简练!

杨辰的话,真是句句说到自己心坎里!

紧跟着又听到杨辰一人潜伏在博山城中数日,最后搅了个天翻地覆,焚毁了大量攻城器械!

再加上刚才战神附体一般,活生生从岱阳城中杀出,将他们救出了城门,但自己却陷落在其中,至今生死不知。

说到激动处,这些西军士兵都神色悲愤,紧握着双拳。

当时情况混乱,在城外的人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着急忙慌地撤退了,否则他们宁愿死,也不会丢下杨辰一人。

他们西军最崇尚英雄,杨辰这次的行为,简直让他们倾心!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这下别说是陈煜,就连陈煜身边的一众中低级将领,也都惊呆了。

这些话是从西军将士口中说出来的,而且不止一人,绝对不会添油加醋。

如果换个人来讲述,他们是绝对不信的。

世界上怎么可能有这么猛的人?怎么可能有这么戏剧化的战斗?

就连陈煜也不敢相信,上次有一面之缘的杨辰,竟然如此不凡!

庞烈舟等人的讲述都忽略了很多细节,但大家自然能够想象其中的凶险。

陈煜听完之后,良久才叹了一口气。

“此子勇武智识简直匪夷所思,而且忠义可嘉,虽然行事激进大胆,喜欢弄险,但只要稍加雕琢,绝对前途无量,可惜呀,可惜了,我们来晚了一步!”

陈煜是真的惋惜,到他这个年纪和地位,遇见如此杰出的后辈,是真的想要栽培和雕琢的!

尤其是这次边境大败,陈煜也有了培养接班人的想法,可年轻一辈中,并没有满意之人。

越是这么想,陈煜就越痛心。

听了庞烈舟的叙述,他甚至有了将此子收为关门弟子,好生培养后,交付整个陈国兵马大权的想法!

所有人都不说,心里知道杨辰凶多吉少,但也不禁在暗自期盼,说不定杨辰还有一线生机呢?

也许是听到了他们的谈论,半昏迷状态的陆辰虹也皱起漂亮的眉头,嘴里嘟囔了几声杨辰的名字。

看敌军没有攻城,城头的金水台守军这才微微放心。

四处搜寻,发现反水开城的李捕头,早就已经逃之夭夭了。他们至今都搞不明白,李捕头为什么要背叛?

良久之后,聂飞才醒了过来。

但他刚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就是做手书,一连许多封战报和请罪书,让人分头出城送往前线。

岱阳城还是太大,陈煜等人无法围城,在天色擦黑时,传令兵绕了个大圈,向前疾驰而去。

很快,还带着尘土的战报到达了文央的案头。

看完之后,文央整个人都陷入了沉寂。

在这些战报下面,还有一封最新传来的情报,这才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梁王朝的使者已经到达卫国,开始干预这场仗。

卫国在大梁的施压下,已经放弃了和金水台的临时合作,重新站在了陈国这边。

要不了两天,大梁的使者团就会赶到,这场仗已经打不下去了。

文央之前不惜冒险,一直赶时间,甚至发扬了豪赌的精神,就是为了尽快攻破三水城,打到国都,在大梁介入之前逼迫陈国妥协。

但现在,一切都破产了。

最可恶的就是靖云伯,明明战前和金水台暗通曲款,但局势稍微有变,这家伙立刻就断了联系,一脸大忠大义的模样,简直令人作呕!

军中粮草已尽,就算他们能忍,战机也消失了,等不到下一批物资到达了。

没人能公然违抗大梁的意志。

纵然心中有百般不甘,但文央知道,必须要撤兵了。

消息同样传到了丹阳国都,到了国君和靖云伯手中。

看完之后,国君整个人都仿佛被抽干了力气,瘫软在椅子上。

终于挺过来了!太不容易了!国君甚至有点想哭。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遍了国都,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其他地方扩散。

压抑多日的陈国百姓,终于迎来了狂欢。

但初期的惊喜过后,大家都明白,一场伟大的胜利,必然是需要一个英雄的。

但擎天玉柱陈煜指挥使,都在边境大败了,战后只会有罪,不会有功。

一时间,国君和靖云伯手中的官员派系,全都不约而同,开始拼尽全力吹捧杨辰。

毕竟他的博山城一战,实在是太惊艳,太不可思议了!最符合造神特质。

陈国不同派系的官员,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竟然在这件事上口径达到空前的统一!

一时间,杨辰的名字再次响彻国都,成为了所有人心目中,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

现在岱阳城一战的消息还没有传来,所以大家并不知道杨辰已经失联。

第二天,国君下旨,命杨辰,陆辰虹,庞烈舟进国都面圣,而且规格空前,命令全体官员出迎二十里外,破例走都城中央的丹阳大道,一路骑马直到皇宫大殿!

这可是新王登基才会有的规格!

紧跟着,靖云伯也不甘寂寞,仿佛是要跟国君争抢这件事的话语权,立刻上书替杨辰请功,要求加封杨辰一等子爵位,同时赐予封地,以彰其功!

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和派系之间的角力纠缠,对杨辰的封赏和嘉奖,竟一时间压过了对战局的讨论,而变成了朝堂上的焦点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