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39.那个年代19(2 / 2)淇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合法以后,赵学军仿佛被解开了某个新世界,哪怕耳朵尖再热,黏着媳妇儿的方针坚决不动摇。

而且,“俯卧撑”这个词已经让叶素华不忍直视,因为,每次赵学军拉着人进屋时,嘴里都说去做“俯卧撑”去……

半个月后,家里的信件到了。

两家父母寄了许多东西来,又询问什么时候两人能有空回家,好在村里办一场婚礼,不然在村里,大家都不知道他们结婚了。

赵学军说寒假春节他可以陪她回去,于是叶素华就这么回复了。

信里又说起家里众人的情况,老妈崔红英还同她抱怨大哥迟迟不找对象,村里都说他对贺兰余情未了,叶建华当时写信时估计无奈得不得了,在这段话后面特意标注自己是学业紧张,暂时无心感情事,让妹子不要把妈的话放心上。

叶素华看得发笑。

大哥不着急,二哥却是真的找到对象了,是他大学里的同学,姑娘老家也是他们县城的,老二已经写信回来,说过年会带着对象回家,这说明两人都打算定下了。

大家一天天长大,不同的大学、不同的专业,隔得天南地北,一封信要等很久很久才能收到对方的回信,那时候,可能身边早就发生了许多事……这一年多,兄妹四人加上柳蔓蔓,大家感情不变,但是联络的确越来越少了。二哥要带对象回家的事情,崔红英的信里不说,她还不知道。

叶素华失落了一下就放开了,人越独立,越不会同幼时那样事事与人分享。她自己何尝不是一样,赵学军受伤之类的事情,她照样不会对亲人述说。

春节,赵学军有七天的假期,两人一起挤火车回家。

县城变化挺大,火车站出现了许多兜售吃食、香烟的小贩,这在从前是绝对不允许的,但是改革开放了,越来越多脑子活络的人,开始下海做生意了,无论生意买卖是大是小,都有人开始试水。

但村里的变化却不大,除了整个气氛更活跃了一些外。

家里养了几只鸡,叶素华拎着行礼回家时,就看到几只肥鸡在院子里撒欢地跑着。

崔红英听到动静打开门,看到女儿女婿激动坏了,大声喊着隔壁的赵母:“学军阿囡回来啦!”

赵母听到了,同样欢喜地奔出来。

两家人气氛空前热闹。

除去在火车上的时间,赵学军只能在家里待五天不到,所以收到信的叶、赵两家早就把结婚事宜准备好了,就等两人回来!人来了,大年初三就办喜酒!

叶家三兄弟早就放假回来了,老二叶建国初二会把对象接过来,正好初三可以参加妹子的婚礼。

柳蔓蔓依旧回家里过年去了,走之前特意留下了给也叶素华的新婚礼物,一条此时很昂贵的羊绒大红围巾。崔红英嘴里大半是她,虽然脱离了庆丰大队,也还了叶建国的恩情,但是柳蔓蔓还是把叶家当亲人一样走动,把叶爱国和崔红英当长辈一样关心着。

结婚头一天,未来二嫂来了家里。

叶建国这对象家在县城,父母都是普通职工,当前来看可以说是铁饭碗了。换以前的话,叶家绝对是高攀。但是现在却没有,因为叶家四兄妹,个个都是大学生,这些大学生,以后才是真正的高级铁饭碗!

所以女方家长对这门婚事十分满意。

叶建国没有叶建华的稳重,但也没有老三叶建军的活络,在家里有些沉默寡言,但是很有自己的主见。

他找的对象是很合他性格的,独立开朗,总体来看又很随和。

崔红英高兴坏了,老二的对象长得清秀,说话做事很有分寸,一看就是高素质的高材生,再满意不过了!

结婚人多,又有叶家子女出息,渐渐家境好起来的缘故,许多村人都主动凑了上来。人来人往,叶素华听说了不少“故人”的消息。

癞头和贺兰成了村里第一个开始做买卖的人,虽然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宽松,但是守旧的村里人还是觉得这两人太冒险,纷纷摇头说癞头脑子发昏。

当然,有不认同的,也有认同的。尤其是癞头和贺兰挣上了钱。村里人开始跟着效仿,纷纷把自己地里的菜、果送到镇上去卖。

镇上的市场就这么大,癞头和贺兰的生意不太好了。据说为了抢生意,癞头已经和三家人吵过架了。

叶素华听着不予置评,心里却觉得贺兰本事不错,还能把癞头调教得替她顶到前头去。

另一个故人就是叶秀秀了。

无独有偶,叶秀秀也做起了生意。

她是陪着叶建华创业过的人,从头到尾的创业她都参与了。所以,当叶建华去读大学时,叶秀秀拿走了叶建华当初抓住的所有机遇,慢慢把生意做了起来。

因为她赚钱本事大,在夫家的地位越来越高,丈夫一切听她安排,日子顺心了很多。

如今看着,这两人日子过得还挺不错?

叶素华好奇地仔细去研究了一番,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两人表面互不搭嘎,实际上却暗潮汹涌。更有能力的叶秀秀好几次借着优势打击了贺兰,让贺兰的摊子生意潦倒,无人光顾。

看她们不好,她就放心了。她就是这么坏!叶素华笑得特别满意。

结婚那天,因为婆家娘家实在太近,赵学军骑着自行车载着叶素华绕着村子一圈才把人载到了家里。

赵家赵学军是最小的,上头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已经结婚。因为赵学军长年不回家,叶素华又是隔壁邻居,所以没有初进入婆家的尴尬不适应,赵家对难得一见的小儿子小儿媳满是热情,赵学军和叶素华对他们也是处处关心包容,短暂的相处,一家人过得很是和谐愉快。

空下来的一点时间,大哥叶建华找她来学习当年养猪的经验,虽然没说到底想做什么,但是叶素华明白,他肯定心中是有了什么想法了,先天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努力,这形成的能力是多少人抢夺机遇也抢不走的聚宝盆。

她很高兴,说得毫无保留。叶建华虽然不懂,但是仔仔细细一条条记了下来,一副沉浸其中钻研的模样。

赵学军的假期短,眨眼就过了,叶素华寒假却还长着,但是某无赖拖着人一定要一起走,就差当着父母面说出一个人睡被窝太冷的话了,叶素华又是甜又是恼地跟着回去了。

赵学军最擅长的就是把人惹恼了然后再去哄,哄得人眉开眼笑了就高兴了。不招惹一下自己的媳妇儿,他还觉得日子过得没滋味。

叶素华也知道这人的恶劣了,对于他的招惹大多当没看到,可有的人就是戏多。

火车上,叶素华望着窗外不理人,赵学军就握着馒头唉声叹气。

叶素华起初当没听到,但是这人叹气没完了,她到底忍不住回过头去:“吃个馒头叹什么气?”

赵学军愁眉苦脸地举起手里的馒头:“今天的馒头吃着没滋味啊!”

叶素华稀奇了,当兵的是天下最好养的,喂什么都吃,吃得又快又干净,赵学军同理,第一次听他说什么东西不好吃的。

赵学军把馒头举到她面前:“笑一个,笑一个馒头就甜了。”

叶素华回过味来,嗔怪地重重扭了他胳膊一下,到底还是憋不住笑了:“吃个馒头事情还这么多!”

赵学军跟着笑开,把手里的半个馒头塞到嘴里:“哎,这就对了,果然甜了好多!”

叶素华扭头对着窗外,又气又笑。

赵学军凑过来:“所以我说,你要是留下了,我得多少天吃饭没滋味?”

叶素华躲开:“油嘴滑舌!”

赵学军继续凑过来:“只对你这样,别人我还不稀罕!”

叶素华躲无可躲,回头边笑边推他:“坐好坐好!让人看到了什么样子!你人民解放军的形象呢?”

赵学军终于想起自己穿着军装,正在外头呢!一扭头看向对面,对面的一对母女正忍笑看着他们……

赵学军终于开始面皮发烧,再不敢撩拨媳妇儿了。

对面的中年妇女笑着说:“你们的感情真好!”

赵学军尴尬地点头笑。领证撩妹合法后的人,终于想起来要在外头端庄严肃点,想起了婚前的克制。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这片土地,尤其作为东部城市,叶素华每次走出家门,都能感到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可以想象,那些被画了圈儿的特区,是怎样的翻天覆地。

叶家人的生活因为这次改革,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前世自主创业搞建筑的二哥叶建国,今生上了知名的建筑专业,毕业就被分配进了相关机关内,如今正是全国开始搞建设的时候,他的岗位十分忙碌吃香。

三哥叶建军学的是财务,毕业分配到县里的税务局。随着个体经营的涌现,经济市场发展,税务局事务繁忙非常缺人,一大批叶建军这样的学生,在这个年代轻松进入了未来一比几百才能踏入的部门。

大哥年纪最大,却比他们低了一届,还没毕业。但是他大学期间就开始试着在村里搞养殖。

前世他起步的生意是菜蔬批发,但是这个被重生的叶秀秀抢先做了,叶建华见没有了先机,转头做起了养殖。他读过书,有专业养殖知识,又请教过包括叶素华在内的许多人,小心翼翼勤勤恳恳地,慢慢把猪养殖场做了起来。

最神秘听着最高大上的是叶素华,她学的物理专业,毕业进入了研究所,跟着丈夫赵学军一起踏入了部队的大门。一个搞武器研发,一个当军官冲在前线。

另一个让人惊讶的人是柳蔓蔓。她读的是法学专业,毕业没有进法院,而是当起了律师。这年代,律师实在是太少了,法院却是慢慢被重视起来的铁饭碗。

几乎没人能理解她,除了叶素华和叶建华。

叶素华理解她的选择,因为她知道她的经历。叶建华支持她的选择,他不懂专业的事情,只是单纯地在她背后支持,让她放心前去追逐梦想。

叶素华写信问大哥:什么时候和蔓蔓姐戳破窗户纸?老妈可是急坏了,二嫂孩子都要出来了!

叶建华却回信:不要瞎想,换成是你,我也一样的态度。想要孩子,自己赶紧生一个!

她又试探地问柳蔓蔓:是否有了心仪对象?

柳蔓蔓回复:想要把从前荒废的时间都拼命补回来,无心感情事。

这两人叶素华最后告诉老妈,爱莫能助,两人都没这个心啊!

赵学军笑话她三面小间谍,最后啥也没捞着,叶素华扑上去狠狠教训人反被教训了一番。

大哥说的对,羡慕二哥了自己赶紧生一个!

叶素华:谁说羡慕二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