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一章 开设作坊(1 / 2)冈小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众人寒暄一阵。

代表们都满怀感激之情,口称“恩公”,郭威也很有礼貌,口称“老丈”。

粥店从设粥点的第一天起,就不断有流民涌入,如今已有4000多人的规模,其中青壮大概1000人。

这些人天南海北的都有,光派出的代表们,口中说着的乡音都各不相同,但是说的是一个意思,就是他们的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淳朴,他们接受了东平县的救济,从此有吃有穿有住,他们不愿白白接受恩惠,都怀揣着一颗想要报答的心。别的不敢说,一把子力气还是有的,他们愿意成为郭威和李天宝等人的佃户,从此做牛做马报答恩情。

“大人啊,要尽早安排上啊,常言道,‘过了惊蛰节,农耕不能歇’,如今眼看就要误了农时,再不行动起来,一年就白糟蹋了!”

如果要耕种,其实现在已经有些晚了,因为惊蛰已经过去一月有余。

郭威其实是故意的,因为郭威压根就没想过要这些人去种地。李天宝几次提起,应该让粥店村民种地开荒,郭威都敷衍过去,而且理由很充足:根本无荒可开。

伟大的汉光武帝底定天下以来,励精图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不停地开垦荒地。一代代的世族名门子弟们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孜孜不倦的购房置产,拼命赚钱,传于子孙。

至今已经200余年了。每一寸平原的土地,都被前人开垦过,根本就没有无主的荒地了;以现在的生产技术,想要种梯田,没有十年的水磨功夫,什么成果都没,所以丘陵是没有开发价值的

其次,让粥店村民当佃户的路也是行不通的,因为郭威、李天宝和郝昭三人跟村民们一样,也是一分田地也无,而且,也没有买田置地的打算,在明知道乱世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去买田置地,就是郭威这种不惜千金买破锅的傻瓜,也是不会做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郭威不想让村民们去种地,种地的人多了去了,不差这一个两个,可是作坊里的工人,却是稀缺物种。村民们如果去种田,那春耕秋收,施肥除草,一年到头也就冬天有时间做工,这样怎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人呢?

郭威深知中国百姓对于土地的感情,家里的地没有捯饬好的情况下,别的什么事情都不会干的。

所以,郭威很自私的,霸道的,又满怀怜悯的替村民们做了决定。

望着刚形成的粥店乡老们,殷切又充满希望的眼神,郭威狠下心来,道:“实不相瞒,东平县没有一寸无主之地可供开荒,郡将大人和我等也没有置办一寸田地的产业,所以村民们无田可种。”

“啊?”

乡老们顿时都慌了,到了他们这个年龄,许多事情看的很透,郡将等诸位大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收留他们,他们必须展现自己的价值,不然偌大的一个粥店,4000多人,每天光口里的嚼头就不知消耗多少,长此以往,大人们就算再慷慨,也没有白养着这么多人的道理,必须得有长久之计啊!

郭威见乡老们一个个忧心忡忡,继续道:“最近县里要开两个作坊,一个家具作坊,一个缫丝作坊,需要大量的人手。”

乡老们本来一个个愁眉苦脸的,低头不知在想些什么,闻言都猛地抬起头,动作伶俐的不像老汉,“敢问大人,需要多少人手?”

“呵呵,多多益善,凡是粥店村民,年轻力壮的,都进家具作坊,每人每月200例钱;其余的都进缫丝作坊,每人每月100例钱。”

乡老们闻言,都松了一口气,其中一个道:“大人,作坊管饭就行,我等草民,仰赖大人恩德活着,怎么敢收例钱?”

其他人都赶紧附和,“对啊,对啊,怎么敢收例钱!”

多么淳朴的百姓啊,郭威一边心中感慨,一边道:“好吧,那就不给!”

啊?

乡老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想说些什么,又讷讷说不出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