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先生是臣相中的一名秀才,名夏原吉,字维喆,乃湖广长沙府湘阴,早年丧父,遂力学养母。”
“臣曾经做主考官时,偶遇这个孩子,发现聪慧过人。”
“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而且他还与殿下同年人呢。”
“后来他来苏州学习,今年科举未中举。”
“臣就把曾经的武堂改成了学堂了。”
“让他边教书边学习,这样还可以收取点束脩,腊肉,腊鸭等等。”
“养活他的老母,今天与殿下相遇也是一种缘分啊。”
夏原吉?
朱标在脑海中回忆了一圈,终于想起来了。
明初重臣夏原吉。
相继担任过户部侍郎,户部尚书,中书省制锆。
是个理财的高手,辅助明成祖朱棣打造了永乐盛世。
这家伙是个宝贝啊。
朱标转念一想,听起来逻辑是对的。
可有一点不对劲。
那就是夏原吉为何将书院开在竹云书院对面。
这对面山清水秀,又挨着京杭大运河。
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
他夏原吉都穷的做苦力,卖字养活老母亲了。
就算有人送了他一个废弃的武堂,后期的费用也并不是他能负担得起的。
况且四书五经,马匹都需要钱的。
这家伙哪来这么多钱。
突然他看到王观的眼皮子跳了一下,才明白过来。
幕后资助人应该是这个王观。
杨子辅的竹云书院对面别说有竞争对手了。
恐怕连建筑物都不能有。
夏原吉不过是个刚中秀才的小白。
幕后资助人除了王观别无他人。
表面看这只是一家穷书院和富书院的竞争。
实际上却是苏州知府和本地大儒的竞争。
更是朝廷与江南乡绅的竞争。
他没有回王观的话,也没有当众表扬夏原吉
只是默认点头:“夏原吉当为人师。”
这一句话让王观和胡之栋都为之一颤。
胡之栋是害怕太子要重点培养夏元吉。
那对他的情况十分不利。
当初王观刚来苏州就选了这么一个地方,让一群穷人家学生每天吆喝着。
当时自己和杨子辅并不在意。
也不需要在意,毕竟这确实没什么拿出手的。
可没想到这个王观居然是在等这一天。
看来这个小虎也是他提前安排好的。
面对太子的询问,这小孩只把夏元吉的好讲了出来。
而王观内心一颤,是因为太子好像并不重视夏元吉。
轻描淡写的略过。
如果是这样,这个书院还留着有什意义。
等到太子走后,恐怕存活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