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52 真正意义所在(1 / 2)叫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拿出来,所有人看到之后,就都傻眼了。

他们一直认为,大驸马今天要讲一个非常厉害的学问,创造出来的东西,那可是能改善人的生活,都到了一个翻天覆地变化的地步,更能让大明成为非常强大的国家。

这样的学问,肯定是非同一般的吧?

结果倒好,大驸马的两個亲卫,小心翼翼搬出来的东西,竟然是一个生了火的炉子,还有炉子上的一个水壶,除此之外,竟然就没有了。

难道和这个炉子以及水壶有关?

这不可能吧?

所有人的心头,包括朱棣在内,都是这样的想法。

炉子上的炭火显然是有段时间了,已经能见到那个水壶的壶嘴上,冒着热气。

所有人那么看着,都没发现大驸马和他想要说得惊天动地的东西和这炉子,或者水壶有什么关系?

张一凡扫视所有人,看到他们的脸色,心中一下就能猜出他们的想法,不过对此,他是一点都不奇怪。

于是,他便开口说道:“我的这门新学,就是格物,物理学呢,其实就是认清事物之间的规律,不会有本质变化的那种。你们不用奇怪,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这个在烧开的水壶中,就蕴藏了一个非常有用的道理,如果我们动脑子加以利用的话,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发现所有人都是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便微笑着又说道:“可能你们这样看不出来,我就再加个小物件,让你们能观察到更明显的现象!”

说完之后,张一凡抬手一示意,他的亲卫便上前,用一个特制的塞子,塞进了那个壶嘴里。

所有人看着这一幕,心中非常好奇,便一个个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

还真别说,这里的大部分人,非富即贵,至少也是读得起书的那种,对于烧水这种事情,他们或许有瞅见过,但是不会一直盯着看。

因此,此时在大驸马这么说了之后,他们一个个全都盯着那炉子上的水壶看,就想看个究竟出来。

可是,那水壶压根没有什么惊人变化啊?除了那个壶盖会被顶起来一下又落下去之外,就再也没见其他什么动静了?

朱棣盯着看了一会,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便转过头看向给自己的媳妇。徐达的女儿,燕王妃还是很聪明的,至少朱棣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平日里,又和大妹走得近,说不定她能悟出来!

结果,燕王妃看到朱棣看过去,明白他的意思,便露出一点无奈,微微摇头。

朱棣见了,有点失望,便再看向他丈人。

好歹老丈人的资历够老,见得事情多了,说不定能有所获吧?

结果,徐达看到他看过去,便瞪了他一眼。似乎是在说:你和一凡平时关系那么好,你都发现不了还来指望我?

朱棣见了,无奈地转回头,然后去看在场的其他人,结果他发现,没有一个人有恍然大悟的那种表情。

很显然,估计都没有人有把握悟出什么?

等了一会之后,张一凡也不等了,便开口问所有人道:“你们谁能说说,你们有观察到什么特别之处么?很明显的一个情况就是了!”

听到这话,有一个少年忽然站起来,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语气问道:“恩师,可是水烧开之后的壶盖动静么?”

张一凡听了,点点头说道:“没错!”

一听这肯定的话,顿时,不少人就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这个我也发现了,早知道我就抢答了!”

“是啊,被他抢了先,露脸了!”

“不过这有什么特别的呢?万一不是,那岂不是丢脸了?”

“……”

庭院里有点吵了,张一凡伸出双手成掌,微微往下一按示意了下,顿时,庭院里就立刻安静了下来。

然后,张一凡便开口说道:“如果只是这样的回答,我相信你们还是没人能得到有用的结论。这样好了,你叫什么名字?”

那少年一听,顿时欢喜,自己名字要被恩师知道了,于是,他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学生姓王,名权,木又权!”

张一凡听了,没印象,应该不是史书上留名的人物。于是,他便吩咐道:“好,你且上来。”

张一凡不知道,其实这个王权也是青史留名的。

在原本的历史上,朱元璋重开科举,王权就中了进士,被朱元璋改名为王朴,和明末那个逃跑武将同名同姓,授官吏科给事中。

这个王权,是个非常认真的人,性格鳗直,数次与皇帝论辩是非,不肯屈服。

最终有一次,朱元璋发怒,命令杀了他。到了刑场,又召回,告谕他说:“你改了吗?”

结果这个王朴竟然回答道:“陛下不以臣为不肖,提升为御史官,为何如此摧残侮辱?如果臣无罪,为何要杀呢?如有罪,又何必使我活命呢?臣今日只想速死。”

就这么,他不肯认错,要朱元璋认错,结果自然成功激怒了朱元璋,执行了死刑。

话扯回来,刚才别人在张一凡问了之后,还有些犹豫,就怕回答错了印象不好,结果还是他回答了,以他的性格,其实是一点都不意外。

此时,王权上前,到了讲台前。这时候的他,更为青涩一点,毕竟还年少。站在讲台上,王权一脸严肃,毕恭毕敬地站着,等候恩师说话。

底下所有人也都注视着他们,就想知道大驸马怎么进一步揭示他的学问。

只见张一凡看着自己这个学生,估计和他的年龄也差不多的这个,微笑着说道:“你且用手按着壶盖试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