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人不是别人,正是老尚书先生。他看了一眼苏旭,说:“既然来了客人,扶我起来。”
尚书先生的话,有一种不容拒绝的语气。小伙子只能把他从床上扶到书桌边,和李云珍一起静静地坐着。
刘老叔坐下后,问道:“周,听说你下乡研究我当初提出的那个问题了?对不对?”
苏旭看了一眼李云珍。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保密,但也没有保密。不过这老头跟苏旭并不亲近,想必是李云珍告诉他的。
他对老人的语气有点不舒服,有一种被长辈质疑的感觉。只是为了李云珍的面子,我也觉得这老头老了。尊老爱幼一直是传统美德。他虽然心里有点不舒服,但还是恭恭敬敬地说:“上次听了老先生的话,苦思了一夜,毫无意义。有些问题不是单纯靠白日做梦就能解决的,所以我干脆回老家自己试试,才发现老先生说的都是好话。”
刘老叔微微拧了拧胡子,道:“你有什么经验?告诉我?”
听起来像是老师在问学生。
不过,苏旭打开了话匣子,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他在苏家村很有经验。我不会告诉任何人。他和周大壮、程大伟,甚至苏家村一起听这些话。他们可能不理解他们。双方的思维不在一个频率上。也许唯一能理解他们的人是他的弟子,程大伟。
但程大伟毕竟太年轻,无法给苏旭太多有效的反馈。
苏旭本来想去拜访张,两人商量好了。张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而张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肯定会给苏旭很多启发。现在想来,这老头也不错。
毕竟从前面的话可以看出,这老头也是个行家。也许可以给苏旭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
苏旭昌叹了口气说:“我在农村最大的感受是,国家最需要的不是高科技,而是普及最普通的水车。”
尚书先生听到“高科技”二字,眉头微微一皱。他不认识吴国柏,但也没问问题。反正这三个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就能猜出来。不影响两人之间的谈话。
苏旭印象深刻,没怎么在意。他以为自己是一个普通的老人,顶多是一个在水利方面有所建树的老人。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继续说:“老祖宗从神农开始,用水车排水在东汉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但我在苏家村看到的是一塌糊涂的水利,没有水车什么的。一切都取决于天气。这真是——”
苏旭轻轻摇了摇头。
正如苏旭所说。
苏旭在苏家村期间,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苏家村忙,但也抽时间走访了周边几个村子。找苏家村不是个例。
这些都没有技术含量。甚至可以说,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写在书上的技术,很多都没有得到应用。
这当然是湖广这样的地方,洪水多,干旱少。
但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是古代的科技,上限很高。有很多技术让现代人自叹不如,但下限也很低。大多数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技术扩散非常缓慢。就像中国几乎到处都有的石磨,是北魏的技术。几千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
所以苏旭在苏家村的所作所为,其实并没有超出这个时代。
将应用更成熟的技术。
教苏家村当地人如何建造水车。
这种水车在吴各地都有。当然,很多人都能做到。当然,苏旭还有其他的贡献。就是付钱。
很多时候,农村的情况这么惨,不是因为缺技术,而是因为缺钱。
苏旭把带回来的钱一大半都用来买地了。也是这样,苏家族长只开了祠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给了苏旭一块三百亩的旱地。
苏旭一直以为他从后世带来的科技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有些问题是技术解决不了的,只有钱才能解决。
尚书先生比苏旭更了解下面的情况。
苏旭只在苏家村见过。当年,刘尚书先生奉命视察河工。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在山东开了十几条运河,疏浚了70多条河流。他不敢说自己跑遍了山东,但他曾沿着黄河仔细勘察过鲁西和河南。
总的来说,情况比苏旭更严重。
这也和古代的生产方式有关。
明清时期的土地制度一直是佃农制,即地主不直接管理土地,而是将土地出租给佃农耕种。在精耕细作的情况下,每个家庭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且最简单的水利工程也不只是像苏家村那样。
改变的不是几亩或更多。至少一个村子,几千亩地。
这样的项目,完全不能靠租户的配合来完成。
而地主也没有这样做的动力,因为很少有地主能拥有几千亩或者几万亩的土地。所谓千年场,八百业主。虽然家家户户都不愿意卖地,但在长期观察中,土地变化频繁。有的文人分家,把一块完整的土地分割成许多小块,家里有人养人扩大土地。家里没人能继承科举的成绩时,土地就扔给别人了。
就好像苏家得了重病,不得不卖地。
再就是土地中的复杂关系,比如田骨、田皮,也就是使用权和所有权。这些复杂的关系等等。,都阻碍水利建设。
这就是为什么必须进行土地改革。不搞土改,陈和陈湘银几百年的土地关系就一笔勾销,农村的一切事半功倍。旗帜鲜明地证明了什么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苏旭详细讲述了自己在苏家村的一些经历,以及这些感叹。
当然,苏旭也不是傻子。他自然不会简单表态。什么生产关系,生产力,都是苏旭心里腹诽的,他没有公布出来。
刘老叔先生听了这话,对苏旭多了几分欣赏。不过他也把话题调整到了农村的具体情况。他反而详细讲了苏绪在水利方面的几个新鲜发明,说:“你说说你对打井机的改进?”
苏旭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那就是设计一种可以轻松打井的机器。
打井更方便。
只是苏旭思来想去,没有什么好办法。
毕竟苏所使用的只是人力,顶多还有一些兽力。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动力。就算苏旭有再多的办法,也没用。
既然动力不足,就想少干点活。
首先,苏旭想得很清楚,在江汉平原上,地下水不算太深,最多五六米。即使在干旱的情况下,也只有十米上下。
既然动力不足,就要尽量减少工作量。怎么减?缩小井口就行了。
于是苏旭回忆起小时候见过的一种井,就是带压杆的井,在农村普遍使用。用之前先用水浇一下,然后用力压几下。而且打井也不用直接挖。苏旭改进了他以前的打井机。
只要角度固定,把一根铁棒砸成五米深、直径一两寸的小洞,只需要一天。然后把一根竹竿穿过里面的关节,直接埋进去。不过跟着一个类似农村的压水器就行了。
当然,苏旭遇到了一个问题。
主要问题是密封。
这种水压井是利用气压来提升下面的水压,最关键的部件就是里面的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