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跟我挺像的。”吴老二相当的健谈,虽然看起来十分的市侩油腻,但是一开口就莫名的有一种亲和力。
陈光耀和他一番闲聊,大概知道了他的情况。
他叫吴兴源,在家里排第二,本来有个哥哥,小时候饿死了,家里是五兄妹,抱养出去两个,现在家里就他和两个弟弟。
其中老四已经成家了,在辽省定居。
现在这燕京城里就他和最小的老五,吴川。
因为他父母早年下乡的时候死了,所以他自小就十分独立,原本可以在机械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为了养活几个弟弟妹妹,不得不选择铤而走险去做倒爷。
辽省靠近北边,可以说是最早的沿海发达地区,吴兴源就靠着当倒爷,赚了第一桶金。
之后更是下了南洋,又去了香江,最近几年才以外商的方式,光宗耀祖的回来,甚至在燕京城里分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
吴兴源一番话说完,陈光耀一时也不由得对这位企业家多了几分敬佩和感慨。
平心而论,如果他不是重活一辈子,只怕决然没有这样的魄力,在这个时代以生意人的头脑,走出一片新天地。
不管是因为生活所迫,还是时势造英雄,吴兴源的确是走出来了。
或许是因为二人聊了许多,陈光耀也逐渐放轻松了一些,随口问道。
“吴叔,你刚才放的是邓莉君的歌?”
“你还知道邓莉君?”吴兴源显然有些意外。
陈光耀只能现编了一个理由,“前几年,我在一个叔叔家里听过这样的歌。”
“这也是,现在这种歌曲只有邓莉君会唱。”吴兴源大有感慨之意。
虽然这话说得很满,但是邓莉君的歌的确是开创了先河,这年头的歌曲要不就是黄梅戏之类的戏曲山歌,要不就是单纯鼓励生产的大合唱。
邓莉君的歌,无论是曲调旋律,还是词句变化,甚至是独特的唱腔都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形式。
在她之后的华娱第一批流行歌手,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模仿邓莉君。
比如后来的刘欣茹、田镇、王霏……
不仅如此,邓莉君还教会了歌手,可以用嗓子的另一个部位唱歌,即后来所谓的“通俗唱法”。
在此之前,国内歌曲只有美声和民族两类唱法。
陈光耀这段时间一直闲的发慌,没事的时候只能坐在院里看天,这下总算是听到一首听得过去的歌了。只是这转念一想,他不由得有些好奇道。
“吴叔,这种歌不是听不了吗?”
邓莉君的歌曲,尤其是那首《何日君再来》,早几年被当作靡靡之音。
吴兴源笑道,“我这是沿海带过来的磁带,自然能听。”
陈光耀这才反应过来,虽然在大的层面不太提倡,但是平头小老百姓还是可以听听盗版磁带的,毕竟歌曲也是一种文娱形式。
一想到邓莉君,陈光耀不由得想找个机会去见见这位传奇歌手。
不过就在他暗暗琢磨的时候,吴兴源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让他心头一惊。
“光耀,你收来的粮票,都是卖给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