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剧本初定(2 / 2)吃酒不吃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是好莱坞,就可以在这里加入一些宗教元素的,这是能够在他们那里引起共鸣的基调,或者加入一些传统的神话情节。

而华夏显然是没有这种宗教传统的,但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样的美德却是华夏人所追求的,人们可能自己没有,但一定会尊敬这样的人。

王旭觉得,完全可以从这样的角度去为他们的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并通过少量的角色行为来展现他们的理念。

这样的方式就不再那么漫画感十足,而会多少产生一些厚重感,虽然依旧会有单薄的感觉,但作为一部电影而言,却已经足够了。

一顿饭收获满满,几十块钱的价格也让王旭大呼物有所值,晚上也没回家,就在农民的家里草草地窝了一宿。

第二天,才喜滋滋地带着媳妇回家。

媳妇好久没回家了,一起吃个饭,一起洗个澡,一起,嗯,你懂得。

神清气爽,修改原文,王旭突然很有感觉,用了几天时间,对整个故事进行了一次大改。

故事还是那个故事,背景依旧是那个背景,男主加入的小队夺取金甲虫的故事。

但是对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作了重新的安排。

队长莫非,体现一个忠字,对于自己的队伍,对于自己的组织,更是对于自己的种族。

操作员坦克,体现一个智字,冷静坚定,他是发现深度缺陷的人,更是义无反顾地走入陷阱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让不被人注意的菜鸟主人公成功获取这一缺陷。

队员代码,体现的是一个义字,他也是队伍中的唯一背叛者,背叛却是为了小义,忽视了人伦大义。

最终被坦克发现,并成功利用他的背叛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把敌人主力引向了自己。

队员崔英,体现一个情字,受队长嘱托,照顾菜鸟男主,一直尽心尽力,两人在交往中渐渐产生感情,却又在最后一战中升华。

队员倪奥,体现一个信字,为了查询世界真实离开了虚拟世界,见识了世界,真实感受到了人类的悲哀。接受了很多人的帮助,崔英甚至为了救他,身受重伤。

最后在寻找金甲虫的过程中,最终成功抵达核心层,获得能够获取底层权限的金甲虫,并在带出来的时候。

和追踪过来的敌人鏖战,最终为了牵制史密斯让崔英发出最后一击,被史密斯入侵,和史密斯同归于尽。

故事的整体流程并没有做任何修改,只是增加了每个人的底层逻辑,王旭没花几天的工夫,就把最终修改过的成果,上传到了GIT上。

当然上传的只是小说版本,其中又扩充了一下五个队员各自的成长轨迹,增加一些支线故事让这些配角显得更加立体。

而在王旭自己保留的剧本中,则进行了大量的删减,只保留了倪奥和崔英的故事主线,其他人则是一笔带过,只是作为配角登场,这样的戏份已经足够支撑一部电影的时长了。

当王旭又一次邀请几位好友在家中小聚的时候,剧本已经被王旭完善得差不多了,甚至连基本的拍摄计划都已经设定好了。

王旭的专业技能在这种时候特别好用,在这种不太需要创意的时候,技能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就好像王旭的画,如果王旭不投入任何感情,一样可以画得和照片一样,即便外人看来依旧是一幅顶级作品。

但专业的人士就会看出那种敷衍,你的画没有灵魂,这是画家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但这话又是不懂装懂的人最爱用来打击别人的一句话。

但真正的懂行的人是能够看出这两者之间的不同的,有些画就是缺少灵魂,而另一些,哪怕是临摹的,依旧有着灵魂,有一种别样的魅力,就好像王旭自己临自己的那幅。

对了,那幅画现在不在王潮了,王潮只留了一幅精拍的照片。

而原画,被冷峻推荐,送去参展后,在今年年初的青年画家画展上,获了个青年画家金奖。

而画作本身直接被国家美术馆选中,收藏,定期在国家美术馆循环展出。

美术馆只给了几千块钱作为收藏费,这不是钱的问题,这是地位的问题,王旭也不至于靠卖画为生,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答应了。

能被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画家,可以说画的价格直接上升到国家级,过些年那就随随便便可以卖到几万,几十万一幅了。

这次的聚会在王旭家里展开,主要是王旭不想抱着一堆的剧本过去,在家里比较方便。

就吃的涮羊肉,虽然大夏天的吃涮肉有点上火,但谁让涮肉方便呢,而且吧,这会儿的帝都人,都还没完全摆脱胃亏肉的状态,能吃肉,那是绝对不会去菜的。

你看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这帮子人三四十就一个个体形走样的样子,就可以大概看出些端倪。

可不比后世那些青年人,早早的就知道了控制体重,这会儿的年轻人都是饿大的,能吃口肉那真的是没够那种,后来不胖才怪呢。

后世好多说小姑娘找个大叔,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脑满肠肥的模样,那就是这帮子穷人乍富的家伙在这个时代的真实体现。

还是那几个人,倒是没再一个劲说他俗了,虽然也没多深刻,但角色不要那么单薄就行,毕竟是个商业片,你别看这些人都对商业片没啥经验,但同样的,他们也没学院派对于内涵的要求那么高。

几个人就没有一个科班出身的导演,要么是码字的,要么是画画的,导演也是半路出家,心里的调调框框反而没那么多。

其实王旭也可以找帝影更专业的人士帮忙,但王旭知道,就怕他们太专业了,对内涵啊之类的东西要求太高,反而与商业片的基本概念不符了。

王旭搞的这个可以算类型片,底子就是一部商业片,为了商业而存在的,虽然王旭也知道,拍出来了靠现在的内地市场也挣不了钱。

但这是王旭搞的一个试点,算是为未来做的一种探索,同样是抄,王旭都想抄出点儿现实意义出来。

就比如,人才的培养,这样一个科幻项目从立项到成型,必然要经过大量的人力投入和金钱投入,在知道不太可能盈利的情况下,就必须能够收获可以匹配的经验。

就好像王旭搞的那些科研项目一样,投入金钱,收获经验,和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收获一批经历过这种级别科研的人才。

这里也差不多,从服装道具,到制片管理,从特效制作,到摄影剪辑,一部大片足够锻炼出一支至少在华夏数一数二的队伍来了。

——

(明天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