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获奖与科技评估(2 / 2)吃酒不吃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用自身的成就昭告世人,学习,研究,科学同样也是一条康庄大道。

希望这样的事实能够扭转一些社会上的不良言论,真正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形象。

改变读书无用的错误风潮,让读书识字,学习进步重新成为华夏儿女的首选。

当然,东方之子的采访没王旭的份。

不是他不够格,而是出于隐藏和保护的态度。王旭当然理解上面的这种安排,他也是甘之如饴。

倒是国家十佳青年确定有他一份,不过那个得年底才发。其实去年就该有他的,只不过被上面叫了停。原话是,王旭科学家的身份既然还没暴露,那就先藏着吧。

今年获奖也是作为著名音乐制作人和画家而获奖,他的唱片驰名世界,算是为国争光了。

这也是艺术工作者近年来首次获得国家十佳青年的称号,虽然带着点补偿的意味,但也算得上实至名归。

作为艺术家而不是作为科学家获奖,身份就不用隐藏了,该上电视上电视,该上报纸上报纸,不说大肆宣传吧,起码也够得上十佳青年的体面。

其实上面也是借王旭艺术家的身份隐藏他科学家的身份,这属于是天然的保护色,虽然玩艺术的科学家不少,但能玩到王旭这种层次的,还真没几个。

王旭在科学领域真的越来越少露面了,他的学术活动范围基本上限制在了水木之内,连国际学术交流都是安排在水木大学里。

不过科学大会倒是没这层担忧,这种级别的大会可不会转播,能来这里观礼的人也都是经历过审查的,一般不会出问题。

夏视播报也都是春秋笔法,画面是断然不会停留在王旭身上的。

当然,王旭的科学家身份迟早会暴露的,不过那时应该已经布置完成,暴露不暴露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毕竟王旭已经退出了绝大多数的科研课题组,甚至连顾问的名头都是口头上的,补助都不会发。

他现在只是在少数基础研究领域挂名,这就顶多算是个天才科学家了。这东西嘛,哪个国家都有可能冒出来几个,算不上什么妖孽了。

只有真正和王旭工作过或者参与过王旭课题的教授们才真的了解王旭的妖孽,不过这些,上面都出面该谈话谈话,该误导误导地处理过了。

总之,为了隐藏王旭,上面可以说煞费苦心,安排不少真的假的,有的没的桥段,让一切看起来都挺合理。

王旭得了奖,自然少不了和媳妇以及家人的各种炫耀,抱着证书各种拍照,单人的,双人的,全家的,相册都快装满了。

王霏自然不会嘲笑王旭的幼稚,谁让她的这个大男孩真的很少表现出这种幼稚的行为,偶尔为之,还,就挺有趣的。

王霏兴致盎然地多奖励了王旭几个香吻,让王旭更加嘚瑟,搂着媳妇嘿嘿傻乐,反过来逗得王霏也哈哈大笑。上次他们小两口这么乐,还是上次,嗯,握手那次。

王旭当然开心,不仅仅是因为获奖,而是他越来越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这只小蚂蚁在这个时代留下的印记。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超算项目和生长法项目的各大子项目大部分已经结束,剩下的也基本上都进入收官阶段,这让水木的会议厅最近忙得厉害。

或者说,过去的一年,水木的会议厅就没闲下来过,时不时地有些阶段性成果出来,都得开鉴定会。

最让王旭开心的是这些鉴定会逐渐开始采用全新的鉴定方法,目前还是草案,没有正式颁布。

新方法是参考丑国军方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的,也是王旭的建议,这不是王旭的专业,所以参加了一次大会之后,就没有继续跟进。

这东西后来由帝大接手进行了研究和完善,才有了目前的草案。

至于草案的实行效果,上面打算先在纯民间的水木项目中试试看,看看运行的效果,小步快跑,典型的华夏工作模式。

这可是一大进步,过去的评价体系真的有些简陋,几个教授过来吃顿饭,领几百块钱,然后听个报告,打个分就算了事。

这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小圈子里,谁也不敢太得罪人,于是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最初,这种制度是为了引入第三方评价,那会儿成果不多,大部分的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大多是为了填补空白产生的成果。

上级部门可以尽量从利益无关的教授里选择相关专业的教授评价,评价指标参考国外就行,因此还能评个大差不差。

但随着科研成果越来越多,水平也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专业,对国外的了解更是越来越深。于是,可以选择教授就跑不出小圈子了,评价就只能依靠教授们的个人道德进行约束了。

这种完全依赖个人道德的评价体系也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不足,逐渐沦为形式化的过场了。

所以,这次王旭倡导的新评估体系的建立,还是很鼓舞人心的,这对上级部门更是一个大好事,终于有个方法能准确描述科研的能力和差距了。

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最怕的真不是有差距,而是只知道有差距,但到底差多少,却完全无从得知,这才是迷茫得让人绝望的现状。

而新型评估体系的建立,虽然还是试行,但参考的是成熟体系,所以效果还是杠杠的,至少每次出具的评估报告清晰明了多了。

有没有专利,哪国的专利,专利号是多少?

理论完善吗?模型建构了吗?有没有论文?

实验室成功了吗?测试设备有了吗?离实用化还有多远?

你说国际先进,和谁比的?比的什么参数?

你说填补国内空白,原来国内啥样,你的啥样,哪样参数领先了,国际上参数如何?

反正最终一切都要有数据,数据说话,一切都得有证明,材料明晰。

在最终的评估报告中,这些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列成附件。

最后装订成厚厚的一大本,还得一式两份,分别交给甲乙双方保管。

这种详细程度,可不是几个教授评感觉打分能比的。

嗯,当然,成本也高了不少,不过,还是值得的。

——

(明天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