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八章 海试(1 / 1)雨落天涯zcm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氏无奈地点头应下,对于儿子这个倔脾气,她也是很无奈。

宋文远在家待了几天,船厂那边来人禀报海船已经舾装完成,请东家过去验收。

这么快就完工了,看来这五百贯的赏格还真管用,刘阿九与林四木二人简直如同疯了一般,在宋文远的帮助下没日没夜地琢磨改进,这艘按照宋文远要求建造的海船已经下水。

该海船全长十丈有余,宽两章有余,船底到甲板最低处一丈五尺,船头船尾两头上翘。

为了减少前进阻力,船头如同楔形,便于劈开水面快速航行。

整艘船设计满载装载两千石,吃水六尺有余。水线以上三尺是一层甲板,船舷两边各开五个炮窗。

上层甲板上,左右两舷各预留安装三门火炮的位置,炮位露天,阴雨天有专门的遮雨棚,保护火炮不被雨水淋湿火药,不能正常发射。

船头船尾各预留两个火炮炮位,整艘船火炮全部安装完成后,共计拥有二十门火炮。

就算每门炮只有一千斤,二十门火炮就是两万斤,再加上备用的炮弹、火药,人员消耗的饮水、粮食、蔬菜。

这样一艘船想要开动起来至少需要二三十人一起配合,再算上每门炮配备两个炮手,海上行船还要配备厨子、船只修理人员、帆具绳索修理人员等后勤人员,整艘船的人员配置至少需要近百人。

光是一艘船什么货都不拉也要占去载重的大半,这就是一艘为战争而生的海船。

用这样的船只运货显然并不合适,刘阿九与林四木看着这艘下水的海船,怎么看怎么别扭。

要这样一艘船有什么用,个头这么大,还拉不了多少货,出海一趟连本钱都挣不回来。

宋文远可不知两个船匠的想法,看到这艘大船已经成型,接下来就要进行空载海试,若是海试成功,就要进行火炮安装。

这个时代若是能够造出十艘这样的海船在大海上那就是无敌的存在,想跟我打接舷战,那你也得能靠近我的船才行。

只要防住了敌人的偷袭与火攻,远距离炮击以现在海上那些小船,挨不了几炮就算不沉没,也会被打的失去动力。

可是一想到火炮宋文远又犯起了愁,别的说这铸炮用的铁料上哪里找,一艘船就要至少两万多斤铁料。

这还不包括火炮发射的炮弹,炮弹宋文远也没打算用铁球,对于现在冶炼技术来说,用铁弹实在是太浪费了。

守着盐场的好几座砖窑,完全可以烧制球形青砖炮弹,反正也不打算回收,青砖落到敌人船上或者阵营中,若是碎裂还能造成二次杀伤,绝对是不错的炮弹选择。

当然若是有钱,肯定首选铁弹,毕竟同样的体积,铁弹的重量是青砖的两倍,这个重量差距造成的毁伤结果那是天壤之别。

登上海船,看着从渔民中抽调过来的水手,在刘阿九与林四木的指挥下开始升帆,转动帆面寻找合适的迎风面,待到调整到合适的角度,拴在栈桥上的缆绳绷紧。

刘阿九下令开始松开缆绳,海船借着海风向着大海深处驶去。两人设计的船帆根据宋文远的提示,使用软硬帆组合。

软帆的受风面更大,获得的动力更加强劲,硬帆操作简单,便于调节角度。

无论是刘阿九和林四木,还是宋文远谁都没有驾驶过这样的海船,在海上的航行,完全是在摸索着前进、转弯。

好在华夏造船早早就点了方向舵这个技能,使得海船的转向相对容易一些。

宋文远鼓励大家不要着急,慢慢摸索这艘船的性能,只有将这艘船的性能全部掌握,总结出一套操船的规矩,以后再培训新人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

为了总结经验记录在案,宋文远每天充当着各个部位的记录员,将每天的训练心得记录在册。

到了晚上回来的时候,还要召集大家讨论一天的训练得失,总结经验,并提出新的方法,在第二天海试中将新的方式用在操船上。

每天跟着水手们一起训练操船,宋文远不但学会了如何升帆桨帆,还学会了如何掌舵航行,甚至还在两位船匠的指点下学会了如何在大海上辨别方位。

要知道如今可是没有六分仪,指南针由于装备简陋也极容易出现偏差,想要保证在海上的定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六分仪没有发明之前人类的航海都是以大陆线为坐标进行航行,站在海船上看陆地,远远望去就是一片黑色。

在遇到风雨天气偏离了航线之后,有经验的水手会利用指南针与牵星术辨别位置,重新定位位置,确定前进的方向。

宋文远每天跟着水手们海试,他不懂古代技术,但是却比古人更有见识,双方之间思想不断碰撞,使得水手们的操船技术越来越纯熟。

半个月后水手们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海船的各个位置,并能在一些海况下做出正确的反应。

唯一遗憾的是火炮的铸造还要等待泥模彻底的阴干,没有武备的海船,就是没牙的老虎,看着唬人,实际上却是纸老虎。

更让人犯愁的是铁料,即使有徐广平的帮忙,陆陆续续也只拿到了不到两万斤铁料。连铸炮所需的铁料都凑不够,更别说做其他之用。

想要解决铁料还是要寻找其他渠道,大周对铁的管理非常严格,想要不通过官府暗中买铁,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还是需要向晋王求助,必须得到朝廷的背书,才能获得大量的铁料,为此宋文远特意给晋王详细写了一封信,向晋王禀报海贸的准备工作。

正在宋文远为火炮需要的铁料犯愁的时候,铁匠组传来消息,泥模已经干透,老黑正在组织人手搭建化铁炉,等到将生铁融化成铁水之后,便可以进行浇筑。

宋文远赶到铁匠组的时候,就见铁匠组的院子里已经竖起了一个如同后世炮弹形状的泥炉,匠人们正在炉子里生火将炉子烤干预热。

一个很大的风箱安放在进风口,两个学徒正在卖力地拉着风箱,泥炉顶部窜出一尺高的火苗,将周围炙烤的火热。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