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广阔无垠,任何事情都存在着可能。
世界迅速变化,跨越了石器时代,跨越了青铜时代,跨越了铁器时代与工业时代,最后来到原子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交汇点。
此刻是信息时代刚刚萌发的时期,以这个世界的历法计算,此刻是新纪元3994年。
以发展程度换算,大概就是地球的1994年左右。
而文明毁灭的历程,正由此年开始。
视角拉近,西半球,出现了一个名为艾美莉卡的国家。
再次拉近,一个闻名世界的学府出现。
它名为普林斯顿,是世界最好的大学之一。
也是世界无数学子朝夕梦想之地。
踏入此,就可以享受世界最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完备的实验设施。
而这等条件,是世间绝大部分国家都无法提供的。
古典的建筑密布校园,就算是宿舍也别有一番韵味。
这里的宿舍一般都是两人一间,两人共享一套上百平米,设备齐全的套间。
今日,阳光甚好。
九点的阳光,准时地撒入宿舍的窗户之中。
也照射到了两个正在依窗辩论之人。
桌面之上,有着一张张布满各式结构的图纸。
地面之上,还散落着不少的书籍。
其中一本,还是尼古拉·特斯拉的著作《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s for Electro-therapeutid Other Purposes》
翻译过来就是《电疗和其他用途的高频振荡器》。
激烈的辩论仍在进行,站立于桌前的两人对于桌面上的结论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左边,戴着眼睛,皮肤泛黄的男人,名为薛希平。
是一名来自夏国的留学生,极具研究天赋。
与其辩论之人,则是来自艾美莉卡的本土学生名为卡格·达万。
自然,他也是天赋优异。
共振效应,是一百多年前就被提出的理论。
只是大多数时间被埋没在人类发现的无数理论之中。
几十年前,一个名为尼古拉·特斯拉的科学家,对其进行过详细研究,也做出了一定的成果。
但最终所有的实验数据被封存,谁也不知道他研究到了何种的地步。
伴随着实验数据被封存,这项理论鲜有人提及。
只是成为了建造大型建筑所要考虑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因素。
如果仅此这样,未来这颗星球也许不会崩碎。
但薛希平在万千理论中发现了他,通过对特斯拉著作的研究,他认为这个理论有着很为光明的前景。
不过,就当他把所计算的公式和建立的模型分享给卡格·达万时。
对方的不屑一顾,引发了这场激烈的辩论。
薛希平认为,利用共振效应,可以以很小的能源消耗,推倒一些该被拆迁的建筑。
而且可以定向处理一些难以降解的垃圾,缓解此刻的环境污染。
如果用作战争,那用途更加广泛,可以定点对某些建筑予以打击……
总之,研究这个理论的实际应用,前途很是光明。
但卡格·达万的想法却是截然想法。
每个物体的共振频率都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拆迁每个建筑之前,都必须进行检测。
而现阶段的检测成本太高。
更何况,以现在人类能够产生的共振而言,充其量也就摧毁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平房。
根本无法替代人工,处理那些高大的拆迁物。
至于军事方面,卡格·达万更是不屑。
世界可是有阻尼器的存在,装上这玩意,共振效应就大大减弱。
更何况,这东西也不贵,根本起不到打击效果。
两者的想法不同,必然引起激烈的辩论。
但仔细看去,卡格·达万似乎是占据了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