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万事俱备(1 / 1)伸伸懒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万石粮米,他庄上就能凑出来一多半,只要再从同行们那里挪借一些,就可以凑齐了,当下便命人去清点仓库,算出还差多少石粮米,他好去同行那里挪借。

两名锦衣卫已经乘着张十里的船回了廉州府去了,船上留守的十名锦衣卫则奉命把船上的银子卸了下来,运到了武家庄上,如今武家庄的仓库已经被张国纪临时征用了,由十名锦衣卫轮番看守着。

郑家庄那边的动作也是很快的,马上就安排车马开始往武家庄这边运送粮米,但那毕竟是一百六十万石的粮米,即便是上百辆的马车也得拉上十几天才能全部运过来。

张十里的船载着两名锦衣卫到了廉州府之后,朱天启这边也才终于又收到了张国纪这边的消息,了解到情况之后,为了防止漕运方面不老实配合张国纪去安南运粮,朱天启特意又给漕运总督下了一道圣旨,责令他们必须全力配合张国纪运粮事宜,听候张国纪的差遣。

不过这倒是朱天启多虑了,锦衣卫去找漕运总督的时候毕竟是带着他御赐的皇令金牌的,虽然这金牌漕运总督是头一次见,但毕竟是锦衣卫带来的,不能有假,漕运总督怎敢不遵命行事?

当即便安排人手,按照张十里的要求调集了数十艘平底大沙船来,以张十里为向导,开往安南运粮。

得知张国纪在安南已经买到了上百万石的粮米,漕运方面的运粮船也已经出发赶往了安南,朱天启终于是松了一口气,看来粮食的问题,应该是解决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着跟徐光启议定大明的新税法,如今新税法已经敲定,朱天启打算等到新年一到,就将新税法正式推行下去!

而为了保证新税法的顺利推行,他也开始按照自己之前的计划,开始筹建税务司,挑选合适的官员,下令全国各省府州县提前安排出一处府衙来,作为即将设立的税务司的办公场所。

至于赴任税务司的官员,朱天启则吩咐由徐光启来召集户部和吏部的官员共同遴选议定,主要还是使用以前负责赋税工作的那些官员,毕竟他们都是熟手,如今每个税务司都会派遣锦衣卫进行监督,倒是不怕他们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至于派遣到地方上的锦衣卫,则直接让朱由检去进行安排了,如今全国的省府州县都要开设税务司,即便每处税务司衙门只派两名锦衣卫,则至少也要安排出几千名锦衣卫来,好在如今这锦衣卫合并了东厂,倒是不缺人手,只是要安排出这么多人来,也算是件麻烦事。

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筹备,大明新税法的推行工作终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而此时作为赋役改革的坚定反对者的文官集团们,却还都被蒙在鼓里。

至于开放盐铁私营和海禁的相关事宜,只能是往后推一推了,在新税法成功推行下去之前,还是暂时不要再分心为好。

除了推行新税法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前安排陕西布政使司的春粮播种事宜,现在即便是陕北的百姓也不知道,从明年春天开始,整个陕北区域将开始一场连续七年的大旱灾。

而作为一名穿越者,先知先觉的朱天启,则不能对此坐视不理,必须提前开始未雨绸缪,由朝廷主动介入管理陕西布政使司的农业,按照之前徐光启提出的建议,大力垦荒,改种小米等耐寒耐旱,更易存活的作物。

还要提前在陕西布政使司下属的各府州县建造粮仓、粥棚等赈灾设施,以保证在旱灾导致的饥荒发生之初,就能稳住各府州县的灾民,保证民生和地方平靖。

随着一件一件的事情得到解决,朱天启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在小年到来的这天,王元宝呈上来了孙元化的奏疏,孙元化在奏疏中详细叙述了自己在濠镜澳购置红夷大炮,招募泰西工匠的经过。

同时孙元化还给朱天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他已经采购到了一百门红夷大炮,同时也招募到泰西工匠百余人,现在已经乘坐着弗朗机人的大帆船返航京师了,弗朗机人的船从濠镜澳出发,计划在天津大沽口停靠。

弗朗机人很重视这次交易,即便自己只是支付了定金,但是他们却愿意免费送货上门,并免费安排船只护送他和泰西工匠们回京。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朱天启不禁拍手叫好,开怀大笑,甚至忍不住把奏疏递给了王元宝看,怎奈王元宝不认识几个字,只能是一脸尴尬地捧着奏疏,陪着朱天启傻笑。

孙元华的濠镜澳之行也确实比起张国纪的安南之行要顺利得多了,因为他信奉天主,而濠镜澳目前是东亚区域唯一的大教区,管辖范围广至包括明朝、倭国、安南、东南亚沿海各岛屿,所以孙元化通过教会的帮助,在濠镜澳办事是非常方便的。

在教会的介绍下,孙元化直接在卜加劳铸炮厂订购到了所需的一百门红夷大炮,并且顺利招募到了上百名泰西工匠。

卜加劳铸炮厂是弗朗机人在嘉靖三十六年在濠镜澳开设,号称“世界上最好的铸炮工厂”,建设之初是为了满足弗朗机人在濠镜澳的自身防务需要,后来也向大明和东南亚各国销售大炮,同时也生产火药、炮弹,甚至还帮教堂铸造铜钟。

久而久之,卜加劳铸炮厂渐渐成为了泰西人在亚洲及东南亚地区开设的,最著名的铸炮基地,和最大的火炮销售商。

濠镜澳的教会之所以这么热心地为孙元化提供帮助,自然不全是因为孙元化是教友,卜加劳铸炮厂只收定金就肯免费派船送货上门自然也不仅仅是出于对这笔生意的重视。

说到底,弗朗机人是想借此来讨好明朝,以期望在濠镜澳获得更多权益,同时提高教会影响力,并获得大明朝廷的许可,进入大明境内传教,甚至孙元化招募到的那一百多名泰西工匠,也大多数都是传教士。

孙元化也未必不知道弗朗机人和教会的目的,只不过他身为主的羔羊,自然也是希望教会得到朝廷的认可,能够为教会的传教工作做出贡献的,因而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