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同病相怜(1 / 1)伸伸懒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天启是乐得见他们二人相处融洽一些的,若是二人处不来,恐怕这趟差事就要多许多波折了。

“另外,因为你们此次南下,所涉财物甚多,而且你们二人的差事都事关重大,所以除了你们各自的手下以外,朕还给你们安排了三十名锦衣卫,供你们二人差遣,等到你们卖完了东西,要分道扬镳的时候,可各领十五名锦衣卫,接着去办你们的差事即可!”

听了这话,两人不由得都心中一紧,毕竟这“锦衣卫”可不比别的,皇上给他们安排锦衣卫协同办差,可以理解为这是皇上对他们别具一格的恩宠,也可以理解为,皇上这是在派人监视他们。

不过不论如何,只要自己好好办差,自然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即便身边跟着锦衣卫也没什么好担忧的。

想到这里,两人便齐声施礼谢恩。

“臣,谢皇上隆恩!”

“臣,谢陛下隆恩!”

朱天启随后又对王元宝一招手,王元宝便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放着的是两面刷着金漆的令牌——录音笔,上书“如朕亲临”四个大字。

朱天启示意王元宝把令牌交给孙元化和张国纪二人,说道:“为了以防万一,朕再每人交给你们一道皇令,若是真遇上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可以此令召集当地官员协同处置,尤其是国丈你,安南现今正在内乱,如有必要,你可调动两广之地的都指挥使,派兵护送钱粮!”

“臣等记下了!”两人都谨慎地把皇令收好,点头施礼。

朱天启随即还不忘嘱咐道:“朕给你们的这道皇令是分为内外两部分的,当你们需要请出皇令时,便把外壳摘掉即可,当然,不到逼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随意摘掉外壳!”

两人都看了一眼手中的皇令,确实这皇令好像是有一个外壳包裹着里面的核心,分成内外两部分的,构造十分精巧,不仔细看竟然看不出来。

朱天启交代完了这件事,这才继续说道:“你们此次南下,就走京杭运河的漕运线路吧,朕已经命人给你们安排好了船只,你们稍后直接去锦衣卫领人就行了,还有,从阉党们那里查抄的逆产也都存在锦衣卫的仓库里,国丈你直接让锦衣卫的人帮你搬运上船即可!

你们二人的差事都很要紧,所以事不宜迟,你们回去稍作安排,就尽快择日出发吧!”

两人听了这话,也都当即起身施礼:“请皇上放心,臣等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这两日即可动身南下!”

“好,既然如此,朕也就放心了,二位且去忙你们的差事吧,朕就不多留你们了!”朱天启满意地点了点头,也不再多说废话。

张国纪和孙元化二人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施礼告退,一同退出了乾清宫,结伴往锦衣卫去了。

安排好了张国纪和孙元化二人的差事,朱天启不由得长吁了一口气,不过现在可还没有到松懈的时候,朱天启随即一抬手,对王元宝吩咐道:“去通知户部和兵部,把近些年的赋税和军饷档案都整理出来,另外去通知户部尚书徐光启和兵部尚书孙承宗,午后进宫议事!”

王元宝把朱天启的话都点头记下,听到最后却是不由一愣,提醒道:“皇爷,孙承宗孙大人还不是兵部尚书呢!”

朱天启也是不禁一愣,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是吗?朕又糊涂了,朕上次光跟他说,等袁崇焕到了,再一并安排,这袁崇焕至今未到,朕都把这事儿忘了,你现在就拟旨,封孙承宗为兵部尚书,升中极殿大学士,去吧!”

“奴婢遵旨!”王元宝应了一声,赶忙下去安排了。

张国纪和孙元化边走边聊了起来,孙元化倒是听说过张国纪的,毕竟张国纪是国丈,是当朝皇后的父亲,但是张国纪对于孙元化就不是很熟悉了,名字倒是听过,人就没什么印象了。

“孙侍郎之前一直在辽东任职,此次被调回京,也算是高升了!”

孙元化听了这话,却是不禁苦笑:“孙某这算什么高升,之前的差事早就丢了,孙某已经在家赋闲数月,承蒙皇恩浩荡,才得以重回京师,为朝廷出力。

孙某之事说起来也有趣,之前宁锦大捷,我们这些在前线拼命的都被撤了职,反倒是阉党的那些败类们一个个得了赏、封了官,实在是让人心灰意冷啊,也好在皇上圣明,把这群败类给处置了个干净!”

张国纪一听这话,顿时感觉更亲切了几分,对孙元化拱了拱手说道:“原来孙大人也是被阉党所害啊,如此说来,我们还算得上是同病相怜了!”

张国纪听了孙元化的一番话,也多了个心眼儿,他早就听说,皇上曾经写下了一个只有四个人的名单,还特意让王元宝去把名单上的人召入京城,原来这孙元化竟然是其中一个,想来定是前途不可限量的,所以还是要多多亲近一些才好,说不定这孙大人将来是要入阁的!

孙元化自然是听说过张国纪的事情的,也不由笑着拱了拱手,“算得上,算得上,能与国丈大人搭档,孙某也是三生有幸了!”

张国纪却是赶忙摆了摆手:“孙大人不必客气,‘国丈’什么的就不要叫了,你我二人年龄相仿,若是孙大人不嫌弃,私下我们可以兄弟相称嘛!”

孙元化自然是不介意与张国纪走得近一些的,当即也是欣然答应,施了一礼道:“那孙某可要唤您一声张兄了!”

张国纪也是笑着还礼道:“孙老弟,不必客气!”

经此一番,两人也算是更熟络了,说起话来也没了那么多顾忌,张国纪比起孙元化来性子更直一些,当即便说出来心中的抱怨:“孙老弟,你说这陛下是怎么想的,你我之前都是行伍中人,让我们两个粗人下江南去做买卖去,这不是闹呢!”

要说张国纪是个粗人,那不假,但是行伍之人是算不上的,他是靠着女儿张皇后“发家”的,虽然一直在京担任武官职位,但是行军打仗的事情却是没参与过的。

至于孙元化,虽然他久在辽东任职,但却是个读书人,而且还是个精通西学,会造火炮的高水平人才,可算不上粗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