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启最终挑选了几款带塑料包装盒的香皂,香皂的质量比最开始看得要好一些,包装盒也可以做香皂盒用,这种塑料盒子轻巧还不怕摔,应该也会很受欢迎的。
玻璃杯没什么说的,就是挑了几款杯子样式不同的,质量也就一般。
至于镜子,朱天启倒是没有刻意挑选尺寸挺大的,而是挑选了一种手拿的小圆镜子,就是那种十元店里常见的,金属外壳,像个大怀表的那种小化妆镜,一按按钮就能弹开,一半是镜子,一半是个小凹槽,可以放点粉扑之类的。
首先这种小镜子造型精美,但最重要的是它结实,便与运输,若是只求尺寸大,能不能从京师运到江南一带就是个问题呢!
三种商品朱天启都只买了几个作为样品,他要先问问这个时代的人,这些东西到底好不好卖,以及这些东西现在的行情,若是利润可观,再做决定大量购买也不迟。
这几天,对于朱天启来说,倒算是风平浪静,虽然他凭空捏造的一封奏疏,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所有的朝臣都紧张了起来,但是最开始的这两天,却是没有一个上疏发表意见的,所有人都十分默契地沉默了。
但是朱天启知道,他们这不是沉默,更不是臣服,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但是朱天启这两天也没有闲着,他办了一件大事——裁撤东厂!
这东厂主要由宦官组成,朱天启对于宦官这个群体是发自心底地不信任,而且他也有心要大力削减宦官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和政治地位,所以东厂必须裁撤。
都说太监无后,所以是没有私心的,自然会为了皇家实心办事,可是纵观历史,那些得势的太监哪个没有私心?比起正常人来,他们反倒是办起坏事来更没有底线!
东厂的裁撤自然是大快人心的,毕竟朝中百官都已经恨透了这个机构,谁也不愿意在一群太监们的监视下过活,时不时还可能被人诬陷,莫名其妙地被抓进诏狱去,因而东厂的裁撤倒是吸引了众臣们一部分的注意力。
但是对于朱天启来说,他不喜欢宦官,但也不会刻意歧视他们,毕竟自古以来宦官之中,有能力的人也多得是,所以东厂虽然裁撤了,但是其中一些能力出众的,还是被他留了下来,直接并入了锦衣卫里。
朱天启穿越过来之前,虽然那朱由校已经做了七年的皇帝,但是实在是没有什么根基的,所以这锦衣卫还是要留着的,而且还要重用!
因而朱天启对锦衣卫管理还是很看重的,现如今原来担任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作为阉党的核心人物已经被处斩了,指挥使一职空缺,朱天启便直接让朱由检暂时顶了上去。
不过明朝历来是不允许王爷们担任官职的,甚至从明成祖时就有规定,王爷们“不士、不农、不工、不商”,只能混吃等死,做个吉祥物,更不要说担任锦衣卫指挥使这样的要职了,要知道,锦衣卫手里可是有刀的,距离皇帝又近,交给一个王爷手里安全吗?
反对和劝谏的奏疏也上了几封,不过朱由检的风评历来不错,所以反对的人并不多,可能大家都认为,与其让某个奸佞小人来做这个指挥使,不如让为人谦逊公正的信王来做。
其实朱天启对于朱由检也不是百分百信任的,或许朱由检本来是乐于做个逍遥王爷的,对于皇权也是没有什么想法儿,但是当朱由校亲口对他说过那句“吾弟当为尧舜”之后,朱由检对皇权有没有想法儿可就说不准了。
毕竟即便如今他的皇帝大哥没有死,但是却依然没有子嗣作为继承人,而他依然是大哥死后,继承皇位最合适的人选。
但是朱天启认为,即便朱由检有想法儿,也不至于现在就敢做出点儿什么来,毕竟他年龄还小,也没什么根基,这种情况下,就算他真想动手,也成不了大事,以朱由检的智商,他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而且刚刚经历过抄家事件,不论是对于朱由检还是锦衣卫,朱天启“无所不知,无有不晓”的神通已经深入人心了,一个个都把朱天启奉若神明,不敢有一点儿不老实的地方。
朱天启任命朱由检做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要求他尽快对锦衣卫内部进行人员调整,有能力的提拔,没能力的裁撤,有问题的查办,要做到宁缺毋滥。
忙活了几天这些事之后,沉寂数日的众臣们终于集体爆发了,一下子递上来了数百封奏疏,里面引经据典,从多个角度来反对之前自己所提出的三项赋役改革方案,甚至还有些激进分子,在奏疏里明目张胆地威胁自己。
说什么“若是陛下一意孤行,恐怕会伤了天下士子之心,朝廷将无人可用,众叛亲离”之类的话,可把朱天启给气笑了,这群自诩为“读圣人书”的大臣,天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儿,可真正有良心的又有几个?
史笔如铁,当年闯王入京,清军入关,这群人有几个有骨气的?叫的最凶的,往往是投敌最快的!
面对这上百封的奏疏,朱天启的应对之策就是——不理会,保持沉默!
就这样晾了他们几天之后,朱天启听到了一则趣闻,六部里有几个官员打起来了,而且还打得挺凶,头破血流的。
至于原因嘛,就很有趣。
因为朱天启一直都没有批复群臣的奏疏,所以时间一长,大家都有些坐不住了,甚至心情也都不太好了,有些本就心态较差的人,更是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地步。
而就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家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给皇上上奏疏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毕竟皇上说要替他保密,特意没说,那么大臣们就只能胡乱去猜测了,这样的猜测也就逐渐发展成了一种互相猜忌和敌视。
“群众里面有坏人啊!”而这些大臣们,则看谁都像这个“坏人”!
最后,先是发生了言语上的争执,然后发展成了拳脚上的切磋,再然后,有人被开了瓢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