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历史的发展的眼光(1 / 1)一根撬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点以后,张强结束了学习,孟潇那边往往还没有“下班。”,虽然黄河风情线的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了,刘得功也不常驻学校了,可孟潇借着深度参与黄河风情线这个项目,索性开始写论文。

每日里,张强先去学校,两人在食堂门口汇合,一块吃了晚饭,然后就一起去图书馆。

张强自认为是约会,毕竟已经算是男女朋友,可两人的进展也就在张强喊“潇潇姐”的时候,敢于直视孟潇的眼神了。

怎么更进一步,张强是毫无头绪。

吃过晚饭,两人慢慢走到图书馆,孟潇专心查资料写论文,张强就在旁边看书。

“你的论文怎么样了?”吃完饭后,从食堂到图书馆,这一段大概十来分钟的路程,是两人交流最多的时间。

“我的框架已经出来了。现在最主要的是,为我的观点提供论据。”孟潇语气轻松。

12月已经过了二十来天,金城也是进入了严冬,天色在六点不到就开始昏沉。

两人吃完饭出来,西边只剩下夕阳不甘落山,挣扎着留下的一抹惨红的余晖。

孟潇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衣,在这缕微光下,整个人都显得红彤彤的,仿佛是秋日里树梢的苹果。

张强抬头看了一眼她红彤彤的脸,忍住心头的悸动,轻轻咳嗽两声,掩饰自己发干的喉咙和嘴唇。

“嗯嗯,挺快的啊。”张强咽了一口唾沫,心不在焉的应和了一句。

“天气越来越冷了。”张强没话找话。

“是啊,今年冬天格外冷,也不下雪,干冷干冷的。”孟潇撩了一下因被风吹乱的留海。

“倒也还好,今年没怎么见沙尘暴。前几年,一到冬天,我们那就刮沙尘暴,出门就是一嘴沙子,晚上风大的感觉房子都要给掀翻了。”张强其实格外讨厌冬天。

从小到大,他也是吃透了冬天的苦头。尤其是上学的时候,早上出门的时候,风像是刀子一样割在脸上,到了学校,耳朵跟脸就跟挨了几个大嘴巴子似的,又烧又疼。

最难受的是,手和耳朵被冻肿的时候。手指头粗大一圈,有红又肿,还格外痒,指头尖裂开几个小口子,反复愈合又反复开裂,折磨人的很。耳朵冻肿了以后,像是面团似的,软软囔囔,又烧又痒,恨不得割的扔掉。

更难以忍受的是上厕所,白天还好,晚上出去上厕所简直是酷刑,就是那种恨不得憋回去的感觉。

上了高中,学校了不再需要学生自己架炉子,冬天还供着暖气,倒是感觉冬天不再那么难熬,那时候,张强就默默念叨,哪怕是为了冬天里这个暖气,也得做个城里人。

“北方的冬天确实难挨。”孟潇赞同道。

“我小时候,特别讨厌冬天。我们家那时候住的是那种拼凑的窝棚,冬天架个火炉肯本没啥用,睡觉的时候,全身都埋进被子里。冷风还是往里钻。”

“风刮起来的时候,周围啥声音都有,特别吓人。尤其是家里人都出去了,我一个躲在被子里,听着外面鬼哭狼嚎,吓得一整天都不敢出被窝,眼睛都不敢睁。”

“最讨厌的是手上脚上甚至脸上被冻出冻疮,又疼又痒,折磨人。”

说起冬天,北方人人人都吃尽了苦头。张强本来觉得自己也算是吃苦了,可听着孟潇这么一说,想着她一个小孩子,一整天躲在被子里不敢出门,一时竟不知怎么安慰。

几句话的功夫,图书馆到了,倒也省的张强费心琢磨安慰孟潇了。

金城图书馆号称西北最大的图书馆,据说藏书六百多万册,张强第一次进来,确实是震撼莫名,第一想法居然是“这么多书怎么看得完?”

这种想法在冷静下来后,马上消失不见。人类几千年积攒的知识和智慧,自己何德何能,居然妄想全部占为己有。

冷静后细想,也明白,自己也就是穷人看到国库的那种想法,第一时间并不是想着据为己有,大概只会想“这么多钱怎么花的完?”

到了图书馆以后,两人找到老位置,并排坐了一个桌子旁,各自开始看书。

金城大学的图书馆的管理很人性化,对于学生放在桌子上的书,并不会随意清理,只是等到每周五下午的时候,举行一次大扫除,这个时候才会重新洗牌。

这也就意味着,周一占定一个位子,可以安心用上一周,不用每天去找地方。其实张强也明白,大概还是因为学生少,桌子多,位置并不紧张,要是搁着人多的,估计这么干会被骂死。

张强这几日读的其实不是什么建筑学或者管理学,他照着孟潇的推荐,看的是城市规划与发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之类的书。

照着孟潇的说法“你现在要学的是道,是洞察和理解世界与国家大势,而不是去研究怎么建房子,这是技,是具体的施工人员该去学习的。”

张强看了几天书,也算是明白了孟潇的说法。

不管是什么行业,不管是什么人,只有在具体的时代里才有意义,脱离时代发展,就是无根浮萍。

那建筑行业来讲,从古至今肯定都不缺建筑师,但因此就说搞建筑前途无量,就武断而可笑了。

从时代发展来看,经济活跃,市场活跃,那门进城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有钱的人也会越来越多,那么路桥楼都会快速建设。

总结就是,工业化加速城市化,城市化必然带动基础建设繁荣。

张强也是给自己吃下了定心丸。

之前的时候,他其实有个担心。前些年,县里建了化肥厂,造纸厂,卷烟厂,农机厂,一共有大大小小各类厂子近二十家,都格外红火,县里谁家有人进了厂子,能被周围人羡慕死。

可也就三五年时间。这一大堆厂子,倒闭的只剩下一个造纸厂半死不活。

他看着金城建筑公司像是雨后春笋般冒头,其实心里一直不太有底,生怕突然有一天,一个文件或者命令下来,看起来红红火火的建筑行业,轰然倒塌。

可这么研究一番,从历史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问题,只觉得前路豁然开朗。

张强不由暗自感叹,人呐,要站的高才能走的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