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胜敌否?”卒长再问。
“可胜!可胜!可胜!可胜!!”
一人呼喊,十人呼喊,百人、千人、万人、十万人一起呼喊。
赵军上下在高声呼喊。
面对十步外的钱带,没有任何人跨出一步,更没有人上前疯抢。
这是赵军,军纪严明,而不是散兵游寇,赵人确实爱钱,可更是要取之有道,更需要得到贵人们的尊重,他们可以死,可一定要死得有‘价值’。
这一战,只要击败匈奴,战死者可得到赏赐,胜利者也可得到赏赐。
赵卒的目光从钱币上,转移到战场上。
阵后的李牧、司马尚也感觉到了士卒的死志,感受到了那股战意。
轰轰轰!
很快的,匈奴骑兵越来越近,好似海浪一般的,冲击前方的赵军士兵身上,长矛向前方冲杀。赵国士卒也是举着长矛,刺杀向敌人,好似两堵墙撞击在一起,无数的武器碰撞着,无数的戈矛交锋,无数人在瞬间倒地,天地为之一暗。
李牧就死死盯着战场,他担心前方的士兵无法抵挡住匈奴骑兵的破阵,然而他的担心显然多余。心怀死志的赵卒以命相搏,匈奴骑兵轻易击碎了他们,可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骑兵的冲击下,赵军的步兵阵型摇摇欲坠,单薄的阵列就是不溃。
赵点建议道:“单于,可攻击赵军侧背!”
匈奴单于点头道:“可!”
“左贤王,率三万军,攻击赵军右翼!”
“右贤王,率五万绕击赵左翼。”
匈奴军队在变阵,好似苍鹰张开翅膀,开始扑杀着猎物。
在强烈的攻击下,赵军开始溃败。
李牧举着望远镜看着,下令道:“举红旗!”
“大将军有令:举红旗!”军吏片刻也不敢耽误,对着不远处的旗手大呼。
一杆三丈高的红色旗帜立刻被士卒竖立起来,朱红色的旗面好似燃烧的火焰。
就在这一刻,赵军骑兵黑压压一片出现,攻击匈奴的背部,席卷而来,弩箭平射,射程只有五十步,却是重型弩箭,只要射中敌人必然倒下。
然后丢下弩箭,举起长矛,右臂架着长矛,左手拿着缰绳,开始冲杀向匈奴人。
草原人不缺少马匹,十五万匈奴人就是十五万骑兵。
可代郡只有两万多骑兵,数量上不足,只能靠着质量提升。
骑兵穿着厚厚的铁甲,就连马匹上也是披着皮甲,然后架着一丈三(4,2米)的长矛,冲杀向匈奴骑兵,所到之处撕裂着一切,而匈奴的弓箭射击在上面,却是发出清脆响声,落在地上。
匈奴的军阵被撕裂开来,突骑在扩大着口子,轻骑兵在跟进,扩大着伤口的宽度,后面有步兵在跟进,阻止着伤口愈合。
远远的看着,就好似一把锋利的长刀,劈杀在苍鹰的背部,顿时把苍鹰的身躯切割为两截,然后大军开始席卷,匈奴在溃败着。
赵军士卒在丢下长矛,拉下匈奴骑兵,长刀砍在他身上。
在平原上,一个骑兵相当于十个步兵;可当骑兵失去速度,陷入四周皆是步兵的情况下,骑兵反而处在极端不利当中。
李牧一声断喝,左右赵军开始出击。
匈奴溃败着。
这一战,十万匈奴被斩杀首。
匈奴单于只带着五万残兵,逃离而去,再也不敢窥视代郡。
消息传到邯郸,赵偃只是微微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
咸阳城。
大殿当中,赵政听着侯谍的禀告,说着李牧大破匈奴之战。
旁边是蒙骜,也在仔细听着。
许久之后,侯谍退去。
赵政问道:“将军,如何看?”
蒙骜说道:“代郡太守李牧,斩杀匈奴十万,匈奴元气大伤,至少在十年内无法入侵代郡。代郡的赵军,可南下防御太行山,或是在邯郸以南布防。这三年,我秦国遭遇旱灾,日子不好过,可赵国却是风调雨顺,粟米积累众多,未来想要伐赵国,颇为困难!”
赵政说道:“这一战,你如何看李牧?其才华如何?”
蒙骜思索道:“这一战当中,李牧动用车兵,骑兵,步兵,弓弩手等,多個兵种配合。可匈奴兵却是骑兵为主,兵种单一,作战不够灵活。在与赵军交锋的时刻,匈奴军无法快速击破赵军步兵,接着又是被一只赵军骑兵突击骑兵,冲击其背部,阵型被撕裂开来,才有这样的大败!”